-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限减压相邻节段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doc
有限减压相邻节段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徐兆万,隋国侠,王炳武,李忠,刘伟强,厉峰,冀旭斌,庄青山
【摘要】 [目的] 研究 有限减压相邻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椎间、椎内植骨融合术 治疗 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 ] 回顾性研究 应用 该技术治疗的4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观察植骨融合及复位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矫正丢失、腰痛后遗症和融合椎体相邻椎间盘退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平均随访21.4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坚强骨性融合,均得到满意的复位,复位率达96.1%,近期内无明显矫正丢失,术后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前术后秩和检验P<0.01,且融合节段相邻椎间盘退变率仅为4.65%,未出现顽固性腰痛、腰椎活动受限等并发症,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长节段内固定。[结论]只要适应证选择合适,有限减压相邻节段内固定椎间、椎内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不但可以达到满意复位、坚强骨性融合,而且可以明显降低顽固性腰痛、相邻椎间盘退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有限减压; 单节段; 椎间盘退变; 椎间植骨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fracture by limited depression of nEighbouring segment ent of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fracture ited depression of nEIghbouring segments bar fractures ents onths and shoprovement, a rank-sum test Plt;0.01, 4.65% adjacent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rate, no recurrence of loitation of motion of lumbar et al.[Conclusion]If suitable indication ent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 by limited depression of neighbouring segments bar fracture; limited depression; single segment; lumbar disc degeneration; intervertebral fusion
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因在恢复伤椎高度、重建脊柱生理弯曲及椎管减压等方面疗效肯定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因多节段内固定融合术等因素导致的并发症(断钉、断棒、矫正角度丢失、相邻椎间盘退变、顽固性腰痛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院脊柱外科自2003年7月~2005年12月应用有限减压,椎间、椎内植骨融合,相邻节段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43例,经随访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3例,男30例,女13例,年龄21~56岁,患者椎体前、中柱椎体骨折,压缩程度小于33% 的15例,压缩程度34%~66% 的28例,伴棘突椎板骨折27例,全部患者椎弓根结构均完整。神经功能损伤按Frankel 分级A级5例,B级7例,C级10例,D级19例,E级2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伤椎正侧位X线片及CT扫描或MRI检查,以明确骨折类型、椎管形态及脊髓或马尾的受压迫程度。
1.2 手术方法
1.2.1 体位和麻醉 采用硬膜外麻醉或气管内全麻,俯卧位,常规后路进入,暴露伤椎及上位椎体椎板(骨折终板相邻椎体)及小关节和横突。
1.2.2 置钉 按RI检查。并参照Ghiselli等[1]的诊断标准,3例患者4个椎间盘(3个上位,1个下位椎间盘)出现轻微的椎间盘退变,其余患者均未见明显的椎间隙变窄及椎间盘退变。
2.2 术后腰痛恢复情况
参考 Osm,平均(15.4±6.5)mm,术后椎体前缘高度(26~29 mm)平均(27.4±2.3)mm,伤椎矫正复位率为术后伤椎平均高度与伤椎的正常平均(28.5 mm)的比值,96.1%。伤椎无明显近期矫正丢失。
2.4 神经功能评定
随访患者的恢复情况(表1),按Frankel标准,对术前、术后脊髓功能进行评定。其中22例术后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正常,17例有部分恢复,4例无任何恢复,未见术后神经症状加重病例。
表1 Frankel 分级随访情况(略)
术前术后秩和检验P<0.01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57岁,L2椎体压缩骨折,2005年10月行“有限减压相邻节段内固定椎间椎内植骨融合术”,术后4个月随访椎骨植骨融合良好(图3)。
图3a L2压缩骨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