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代梁堆墓——兼谈两汉时期西南边郡的文化变迁.doc
汉代梁堆墓——兼谈两汉时期西南边郡的文化变迁
一 梁堆墓概述
梁堆墓是云南地区东汉至唐代中期在地表有巨大封土堆的墓葬,被当地百姓称作“梁王堆”、“粮堆”、“梁堆”,故此得名。本文探讨的梁堆墓主要是东汉时期的,关注点在于其中所体现的汉文化南渐的情况。
孙太初先生在《云南“梁堆”墓之 研究 》 把梁堆墓分为三型:I型基本结构为长方形,多为单室,少为前后室,前面有短小墓道,顶部用楔形砖起作半圆形券顶。整个墓葬用花砖砌就。 时代 为东汉时期;II型墓室长方,有双室并列、前后室两种,四壁及券顶用花砖及石块混合砌造,前面有短小墓道。时代为东汉末至西晋;III型墓室均为四方形单室,前面有短小墓道,覆斗形顶,墓室用石块砌造。流行于东晋时期,下限可以到唐代开元、天宝之际。
如果细分汉代的梁堆墓,应该在I型前再加上一型,分二式,一式主要特征是竖穴土坑式,二式则是竖穴土坑带墓道,西汉时南中一带汉墓都是竖穴土坑,上有小型封土堆,随葬品和一般意义上的梁堆墓一致,都是汉式器物,后来这种墓葬规模进一步变大,封土堆增高,就成了典型的梁堆墓了。东汉初年的昭通鸡窝院子墓地,和所有梁堆墓地一样,地面有许多高大的封土堆,试掘一座,为竖穴土坑形制,出土典型的汉式器物组合。1988年在嵩明梨花村发现一座竖穴土坑墓,墓道狭长,墓室规模较大,边长在8米左右,因为清理前地表土和墓口已被毁坏,所以不知它的封土情况,出土陶器中除了水田和池塘模型可以复原外,其余均残,报告认为残罐和碗是典型的汉式,推断年代为东汉早期,或早至王莽,这些都应该划归为梁堆墓,代表了梁堆墓从南中早期汉墓过渡来时的初期形态。
从随葬品来看,I、II型墓常见的有:兵器类:铁剑、环首刀、铜弩机;生活用具:铜或陶的釜、甑、豆、盘、壶等;明器有陶俑、摇钱树、仓、灶、井、水田池塘、动物模型等;饰物有手镯、铜镜、带钩、耳铛等。另外还有五铢钱等金属货币随葬。这些都是很典型的汉式器物,形制的 发展 序列都和中原地区趋同,其中摇钱树是中原罕见的,但也并非土著器物,云南地区西汉前从未发现过,但四川地区却大量出土,巴蜀与滇池洱海地理相望,文化之间互相 影响 的例证很多,陶俑间风格的相似就是一例,摇钱树的出现也应该归于两地间的交流。梁堆墓里的殉葬品里只有很少的器物上流露出地方特色,昭通桂家院子东汉墓中出土的一对汉式提梁壶,盖上饰一孔雀。滇池地区古盛产孔雀,这种装饰应该与地方有关。东汉初年的鸡窝院子汉墓中出土的径6cm的银环,在土著墓常常中发现类似的铜环。
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的种类与演变上看,梁堆墓表现出的是很成熟和纯粹的汉文化因素,与当地的土著文化之间几乎不存在任何明显的联系。为了具体阐述这种现象的出现过程,本文对梁堆墓之前的战国秦汉时期土著文化与汉文化的关系作一次简单的梳理。
二 土著文化与汉文化的关系
云南地区春秋至前汉,当地土著文化大约可以归为石寨山为代表的滇文化、洱海区域的昆明遗存、滇西北的石棺墓文化和大石墓文化等几大类。西汉以前这些文化区都显示着极为浓厚的民族特色,从战国时期开始,这些土著的墓葬中就开始出现了汉文化的因素。
战国中晚期,土著墓葬中出现了铁器,开始只是从中原买进原料,铸成形制还是土著风格,如宁蒗县大兴镇墓葬填土中出土的铜柄铁剑。后来则使用铁铸造完整的兵器、农具和装饰品等,除了铁的使用外,生活用具里也开始吸收了汉文化因素:壶在土著墓葬中很少见出土,呈贡天子庙战国晚期到西汉前期的滇墓里出土两类型的壶,I型平底,底有叶脉纹。II型鼓腹圈足 。云南弥渡苴力古墓 中出土有底部刻画叶脉纹的陶碗,这种独特的文饰可以证明I型壶的地方特色,但是II型壶却和中原地区的圈足壶等类,这样的圈足壶在中原乃及楚地都是常见的,但是在云南土著墓葬中却几乎看不到,晋宁石寨山只有9号墓出土一个汉式带盖铺首圈足壶 ,此墓器物组合为双耳圈足器、盒、壶,每种器物各两件,这样的组合不见于石寨山的其他墓葬,时代推定为西汉晚期,应该是汉文化为主的墓葬。大兴镇的II型圈足壶从器形和器类上都和汉式靠拢,可以归为汉文化的因素。壶以外,还有出有环首刀这种典型的汉式兵器,昭通后海子东晋壁画墓的西壁下层绘汉族与土著民族的部曲形象里 ,汉族部曲都手持环首铁刀,土著部曲却无人拿这种兵刃,可以说明这种兵器鲜明的族属特征。小型装饰物里也出现了铜镜、带钩。秦及西汉以后,墓葬中的汉文化因素里还出现了半两、五铢钱。
以石寨山墓群举例,可以具体说明一下这种汉化的过程:
石寨山是滇族文化的代表,据第二次发掘结果,全部20座墓可以分为四个类型,代表着早、中、晚三个时段。I型墓上限在西汉初叶或更早一些。下限在文帝五年以前,随葬品中铜器所占比例最大,没有金器,铁器极少,几乎没有出现和汉族有关的器物。II型墓在文帝五年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慢性阻塞性肺病管理.pptx VIP
-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2026版).doc VIP
- 江西省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操作手册(项目端).docx
- 贵阳市2026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DaVinci-Resolve-Speed-Editor-达芬奇快编键盘操作说明.docx VIP
- 小学劳动教学课例《学做水果茶》教学设计.pdf VIP
- 科学计算语言Julia及MWORKS实践单元练习题及答案.docx VIP
- 检验科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及答案2025版.docx VIP
- DB15T 4010-2025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铁合金.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