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apter10操纵编码
本章的主要内容: 概述 (纠错编码的基本概念、定理和方法) 几种常用检错编码 线性分组码 §10.1 引言 差错控制编码又称为信道编码,是提高数字传输可靠性的一种技术。在数字信号传输中,由于噪声的存在及信道特性不理想,都可使信号波形变坏,从而在接收端就不可避免的产生错误判决。 干扰: 1) 乘性干扰:引起码间串扰,可采用均衡的办法纠正。 2) 加性干扰:引起误码,需借助各种差错控制编码技术来克服。 差错控制编码技术充分利用信道多余度,来实现减小信息传输差错概率的。 发送端利用信道编码器,按一定的规则在待传输的随机数字序列中附加上若干额外的码元,称之为监督码元。监督码元不改变信息本身,但与信息码有一定的关系。在接收端可利用这种关系,由译码器来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 不同的纠错编码方法,有不同的检错或纠错能力。 一般说来,付出的代价越大,检错或纠错的能力就越强。通常用多余度来衡量,多余度越大,系统传输信息的效率就越低,可见提高传输可靠性是以降低传输效率为代价的。 §10.2 纠错编码基本原理 一、基本原理 例子:3位二进制码组(c1 c2 c3),其中ci=0或1。此码组有8种不同的组合: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可分别代表不同的信息含义。若将8种码组都作为有用码组来使用,比如代表8种天气情况: 000(晴),001(雷),010(雹),011(阴),100(风),101(云),110(雨),111(雪) 那么,这种编码方法就不具有任何抗干扰能力。 但如果在8种码组中,规定只准使用其中4种来传输信息,比如 000(晴), 011(阴), 101(云), 110(雨) 4种信息完全可以由2位二进制数字来表示,即上面的前两位。可见,第三位完全是多余的,这第三位就作为附加的监督码。 利用这样的码组来传输信息,接收端就有可能发现码组中出现的一位或三位错误,但不能发现两位错码的情况。 这种方法只能识别错误,但不能纠正错误。要想纠正错误,需要增加多余度。比如,只准使用两个码组 000(晴) 111(阴) 其他均为禁用码组,则它可检测两个错码或能纠正一个错码。 二、分组码 将信息码首先分成若干组,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然后为每个码组附加若干位监督码元,这种编码方式称之为“分组码”。 在分组码中,监督码仅监督本码组中的信息码元。与分组码相对应,存在非分组码,如卷积码。在非分组码中,监督码元除了与本组信息元有关,还与其它组的信息码元有关。由于卷积码充分利用了各码组间的相关性,其性能要优于分组码。这里仅讨论分组码。 分组码一般用符合(n,k)表示,其中k表示每组码二进制信息码元的数目,n是码组的总位数或码组长度,则n-k=r为每组码中的监督码元的数目,因此分组码的结构通常可表示为 三、码组重量和距离 为了分析各种码的检错纠错能力,引入码组重量和距离的概念。 码组中包含1的个数称为码组的权,也称码组的汉明重量,用W表示。 两个不同的码组,其对应码位码元不同的个数,称为汉明距离,用d表示。 例:C1=和C2= 重量分别为W1=4,W2=5;它们的距离为d(c1,c2)=5。 在某种编码中,各码组间距离的最小值称为最小码距,用d0表示。 最小码距的大小直接关系着这种编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它是衡量各种码抗干扰能力大小的标准。码组的最小距离越大,抗干扰能力越强,这个结论具有普遍性。 最小距离与检错和纠错能力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1) 设码组能检错个数为e,则有 2) 设码组能纠错个数为t,则有 3) 若码组能检错个数为e,又能纠错t个,则有 对任何纠错编码都适用。 四、编码效率 对于分组码(n,k),编码效率定义为信息位在码字中所占的比重,按下式计算: 在信道中传送n个单位的时间内,传输信息位占k个单位的时间。因此,编码效率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