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踝关节病的人工踝关节置换.doc
踝关节病的人工踝关节置换
作者:毛宾尧,胡裕桐,应忠追,司全明
【关键词】 人工踝关节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踝关节置换 治疗 踝关节病的疗效。[ 方法 ]对1999~2004年1月的18例患者包括骨性踝关节炎6例,创伤性踝关节炎9例,局限性距骨缺血坏死2例,踝关节融合后1例,均采用Link STAR假体3构件套进行人工踝关节置换。18例中,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477岁(38~67)。[结果]随访平均3 a 9个月(1~5 a)。按Kofoed评价系统观察疗效,优(85~100)16例,良(75~84)2例,无可(70~74)和差(<70)。患足背屈平均8°(范围6°~12°),跖屈12°(范围8°~16°),背屈和跖屈平均16°(11°~23°)。并发症有切口皮缘坏死2例,无足内、外翻和影像学松动。[结论]人工踝关节置换是治疗和替代踝关节多种疾患疼痛和需要融合的良好方法。
关键词:踝关节;人工踝关节;置换;外科
Treatment of ankle disorders ent∥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result of treatment for ankle disorders ent[Method]From Jan1999 to Jan2004,Eighteen cases included ankle osteoarthritis in six cases,traumatic arthritis in nine,local necrosis of the talus in tent ade in ovement range of the foot dorsiflexion and plantoflexion plication ent is a good method for the ankle disorders and instead to the intraditional ankle arthrodesis
Key ent;Surgery
治疗严重的踝关节病,长期沿习采用踝关节融合术。能否采取人工活动关节治疗疼痛踝关节病,是继髋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取得优良成绩后,一直探索不辍的课题。历经近40 a的 研究 和改进,RI片,审视踝关节病变的范围、不稳定重点、坏死范围和进展性;有5例兼行踝关节CT片,以便与健侧踝进行对照,决定内、外踝是否需要重新建立稳定机制。(2)测量两下肢长度,确定患肢长度差异。若无髋膝关节畸形,采用双胫腓骨全长X线片对照测量法。(3)血生化、血沉、肝功能、凝血功能等常规化验,心肺功能无严重障碍。(4)术前和术晨温水浴踝足和皮肤消毒包扎。
12手术方法
在硬膜外阻滞下15例,全麻3例。大腿上止血带。取踝关节前方正中切口,自踝关节切开向上沿胫骨前嵴、向下对准第1、2趾间4~5 cm远端偏足内侧长12~14 cm。于母长伸肌、胫前肌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分离进入踝关节囊,检查踝关节病变及范围,向上沿胫骨前嵴分离骨膜10 cm,显露内、外踝关节面和胫、距骨关节面,保护距骨头部进入骨内营养支。于胫骨前嵴6 cm处安置与胫骨纵轴平行的导针,平齐胫骨下端套上胫骨下关节面切骨导引器,经胫骨前下缘向上约厚5 mm由胫骨截骨导引器窗垂直胫骨轴线切除胫骨关节面,保护胫骨后方血管神经,和内外踝关节软骨面不受损害,亦须防止切骨时误将内、外踝切下或骨折。若原有外踝内踝骨折畸形愈合或踝关节不稳定、半脱位,宜先行整复内外踝骨折,采用螺钉或钢板固定,同时融合远侧胫腓关节,加用1枚松质骨螺钉并植骨骨间缝。距骨体部显露后,依胫骨切骨导引器下加附距骨切骨导板,切除距骨顶部约6 mm厚软骨和软骨下骨层,用距骨侧假体模板测试和试置后,依导引器切除距骨两侧骨面约2~3 mm厚,于导板前沿切除3 mm高,长20~23 mm的狭长骨阶。试将距骨假体测试件安置,检查大小与稳定性。若距骨局限坏死多在关节面下,宜尽可能在适当多保留距骨的同时,多切除坏死骨层,但厚度不宜超过10~12 mm。检查各切骨面对合确系稳定时,安装假体:先将胫骨侧假体作侧孔导板在胫骨远端切骨面上,依矢状位正中平行作向下开侧口的骨孔,其孔长适与假体矢位柱状体长度相一致。若长度依然足够,胫骨后壁不必切透,安上假体。将距骨侧假体依导板中孔,钻扩深10 mm的距骨孔,插按假体,略事锤击,使之深陷骨孔内稳定,插入依“半月板”测高器选择厚度适当的内衬,并对合胫距骨,胫骨板与距骨假体适对合良好,排除距骨假体过于前移的不稳定倾向。整个切骨和安装必须对准踝关节与足间的前矢状线,不然患足术后会发生内翻或外翻。试按聚乙烯两侧假体间的“半月板”,在被动活动踝关节无紧束、无明显阻力感为宜。缝合踝前支持带和浅深筋膜。松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