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食管鳞癌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物学性状.doc
人食管鳞癌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物学性状
作者:徐驯宇, 孙志刚, 黄盛东, 方超英, 林兴, 曾志勇
【摘要】 目的 研究人食管鳞癌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物学性状。 方法 自原发食管鳞癌组织中获取标本,应用消化培养法培养出可连续传代的肿瘤细胞,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鉴定;MTT法测定细胞数,绘制生长曲线和 计算 细胞倍增时间,平板克隆实验以测定平板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 结果 30例患者的肿瘤组织有6例成功体外培养出肿瘤细胞,培养出的细胞符合鳞癌特性;细胞生长具有平台期,细胞倍增时间(33.12±6.10)h,平板克隆形成率(15.73±4.46)%;(77.57±6.57)%细胞处于细胞增殖的G0、G1期,少数细胞处于活跃的增殖期。 结论 人食管鳞癌细胞成功获得了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不同,只有少数细胞增殖活跃。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癌,鳞状细胞; 肿瘤细胞,培养的; 肿瘤干细胞
目前,在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以及肺癌、卵巢癌、乳腺癌、神经母细胞瘤等肿瘤的研究提示,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不同,大部分肿瘤细胞已经失去了生长潜能,只有一小部分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和在体内外形成肿瘤的能力,这些细胞被称作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组织中具有自我更新、分化及增殖能力的肿瘤细胞,虽只占肿瘤细胞的一小部分,却是肿瘤起源、 发展 与转移的根源[17]。肿瘤干细胞如能成功分离鉴定,靶向肿瘤干细胞的 治疗 策略可能是癌症治疗的一个方向。本系列研究在成功建立能够体外长期培养的食管上皮细胞系的基础上,旨在研究食管癌中是否存在着肿瘤干细胞[8]。本实验首先对人食管鳞癌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并对培养的可连续传代的食管鳞癌细胞系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人食管鳞癌细胞的体外培养
1.1.1 标本 来源于本院及上海长海 医院 30例行食管癌手术(术前无放、化疗史)患者的肿瘤组织,均经病理确诊为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肿瘤后,立即切取小块癌变组织置于含双抗(青霉素100 U/mL,链霉素100 μg/mL)PBS液无菌培养基的小瓶内,去除坏死组织,剪碎至1~2 mm3。
1.1.2 将标本置于培养瓶中,加入10%胶原酶(美国Amresco公司)的含血清DMEM培养基(美国Gibco公司)5 mL,在37 ℃、体积分数为0.05的CO2的培养箱内消化过夜;次日1 000 r/min离心;分瓶接种,加入含血清的培养基,37 ℃、体积分数为0.05的CO2中培养,每48~72 h换液1次。待有细胞贴壁生长后,用记号笔在倒置显微镜下对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地方作标记,用自制的细胞擦刮除成纤维细胞,反复进行,直到上皮样肿瘤细胞纯化为止。细胞生长至80%汇合时,0.25%胰酶消化,继续传下一代。第3代起细胞生长逐渐稳定,一般3~5 d传代1次(1∶2~3稀释)。
1.2 人食管鳞癌细胞的生长曲线 取20代以上的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稀释为2×104 mL-1,以每孔200 μL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每间隔24 h进行噻唑兰(MTT)法测定细胞数。每孔加入MTT 20 μL,培养4 h,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150 μL显色,酶联免疫检测仪于570 nm处测定各孔光密度值(D),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细胞的倍增时间(Patterson公式):
Td=Tlg2/lg(Nt/N0)
Td:倍增时间(h);T:细胞数由N0增至Nt所用时间;N0:起始细胞数,Nt:第t天的细胞数。
1.3 平板克隆形成率 取第20代以上的80%汇合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加入6孔板内,每孔接种400个细胞,培养13 d后,纯甲醇固定30 min,Giemsa染色15 min,晾干。计算细胞数gt;50的克隆数。
克隆形成率=克隆数/接种细胞数×100%
1.4 细胞周期 20代以上90%以上汇合细胞,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4 ℃固定1 h,加入RNA酶,孵育30 min,加入碘化丙啶染液染色30 min,FAC Scan流式细胞仪测定荧光强度,CELL QUEST软件采集数据,Modfit LT 2.0软件进行DNA含量分析,确定细胞周期分布。
1.5 细胞爬片免疫组织化学 把部分细胞培养在小盖玻片上,3~4 d后取出盖玻片,纯丙酮固定,一抗为CK7鼠单克隆抗体(细胞角蛋白抗体,美国Sigma公司),二抗为羊抗小鼠/兔IgG(美国Santa Cruz公司),DAB显色。
2 结 果
30例肿瘤组织有6例成功体外培养出肿瘤细胞,其临床资料见表1。 表1 体外成功培养出可传代肿瘤细胞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2.1 形态学观察 第2天大部分细胞已贴壁,上皮细胞聚集成小团块状,较规则、圆形、透亮。原代培养第3~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