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罗马法“所有权”概念的演进及其对两大法系所有权制度的影响.pdf
罗马法所有权概念的演进及其
对两大法系所有权制度的影响
汪洋
内容提要:在罗马法历史上,所有权概念与术语经历了流变,其从早期表现为氏族集体
所有性质的支配权,演变为市民法所有权,再发展到更晚期则表现为综合归属与
权能两大要素的所有权。罗马法中丰富多元的归属体系及其表达方式还造就了裁判
官法所有权、行省土地所有权、公地占有等多种归属模式。罗马法上所有权概念的发
展,体现了政治性逐渐消退,而法律性与经济性逐渐增长的趋势,其成为了近现代大陆法系
各国法典化中所有权的模型,并且坚持归属+权能的模式。此外,罗马法中的行省土地
所有权与裁判官法所有权,分别与英美财产法中的不限嗣继承地产权以及衡平法
所有权,从功能到结构有着高度的相似与趋同。
关键词:支配权 市民法所有权所有权裁判官法所有权行省土地所有权
汪洋,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法学博士生。
罗马早期的所有权概念:支配权(mancipium)
罗马建城之初的王政时期和共和国前期还只是一个制度起源的时代,在这个时期罗马
法中还没有出现完善的所有权的概念,由于存在观念类型上的差别,我们在运用现代的
所有权的术语去描述罗马人的法律经验时,要注意到概念所指向的实际内容而不能仅仅
关注概念本身。所有权的概念充其量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产物,并不存在一个先验的所有
权概念。如果某一法律体制允许私人对某物拥有绝对的处分权,这种法律地位是否可以被
界定为一种所有权,其实是一个术语体系选择的问题。如果严格地把所有权与市民法所
有权相等同的话,那就不能用所有权的概念去指称其他与之类似,但是的确存在一定差异
的法律地位。[1 )所以笔者是在宽泛的意义上,用所有权的概念去指称法律通过排除第三人
的干预而赋予一个主体对特定的、单个的物行使特定权力所具有的具体的资格,针对的是任
[1 ) 薛军著:{物权与占有 ,载自费安玲主编,{罗马私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第 167 页。
144 •
罗马法所有权概念的演进及其对两大法系所有权制度的影响
何第三人而显示出主体对受保护物的绝对的可支配性。如此一来,所有权这一概念之下
就可以包容不同类型的法律地位,从而可以论述罗马法上的不同类型的所有权的法律架构。
(一)彭梵得的所有权的集体与政治性理论
1.支配权 ( mancipium )的主权特性
罗马早期法学语境中归属的性质与类型,被一般地概括为支配权这一术语。对于
罗马早期归属的性质,最为重要的理论流派是罗马法学家彭梵得(Bonfante) 所创立的所有
权的集体与政治性理论,该理论自十九世纪末以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后世的罗马法
学家们对罗马物的归属体系的历史与演化进行重构。
根据彭梵得的理论,罗马早期的所有权归属关系有些类似于日耳曼所有权,体现为一种
以民族或父系家族为中心的集体所有权特征。这种归属关系最初产生于土地及与土地
相关联的物上,而非产生于动产,是一种针对土地而产生的、封闭而独立的、不受限制的、永
久性的主宰,体现在与财产所具有的一种事实性的关系中,它排斥任何限制与外来的影
响,必然吸收一切添加进来的东西,有着神圣的边界,就像城邦有自己的城墙与城界一
样,〔 2] 所以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主权特性,而非仅仅是简单的统领。土地所有权与地
域主权等量齐观,土地即为主权性的领地,以及家族之所在。可以说在支配权上体现出
了公法上的权力(主权)与私法上的权力(所有权)的平行关系。
2. 支配权的主体-一家父
彭梵得所有权理论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即这种早期有着主权特质的所有权究竟
由哪些主体所享有呢?罗马社会早期主要有三种社会组织体,从大到小依次为氏族、共同
法家庭以及自有法家庭。[3] 这个问题涉及到这三种社会组织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
组织体在建立城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简要而言,彭梵得所支持的理论称之为家父制家庭
理论,强调最初的社会组织体是罗马家庭,随后在家庭的基础上自发地进化而演变出氏族
以及城邦尸〕即土地等重要的物属于民族或家庭集体所有,而具体的权力则掌握在家父
手中,由这一术语支配权进行表达。
罗马土地与家父两者展现出一个完美的平行关系,家父在土地上的统一的支配权实
质上具备了政治性特征,其并非起源于城邦,而是先于城邦即已存在,即家父针对土地的
权力并非惊于一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