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与《尔雅》的分类旨趣与学术异同论略.docVIP

《说文》与《尔雅》的分类旨趣与学术异同论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说文》与《尔雅》的分类旨趣与学术异同论略.doc

《说文》与《尔雅》的分类旨趣与学术异同论略   摘 要:文章从学术史的视角,论述了《说文》与《尔雅》在中国古典目录中的分类旨趣,及两者在“小学”学术研究中的异同。   关键词: 《说文》 《尔雅》 古典目录   中图分类号: G2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2-0129-05   On Classification of Shuowen and Erya and Its Academic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ang Shiwei(The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Shanghai,20023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Shuowen and Erya 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academic perspective.   Key words: Shuowen; Erya; classical catalogue   CLC number: G257 Document code: AArticle ID: 1003-6938(2011)02-0129-05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与成书于战国和西汉间古代学者集体创作的《尔雅》,是两部古代语言文字学的开山之作,两书之间有诸多的关联;从学术史的角度研究二者之间的关联,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两部古代“小学”的经典之作,对于今天在学习或整理古文献中进一步认识“小学”的钤键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说文》与《尔雅》的分类沿革及其旨趣   1.1 《说文》与《尔雅》在古典目录著录之始及小学类目的设立   《说文》成书于东汉,故在刘向刘歆父子的《别录》和《七略》中以及之后的《汉书?艺文志》中尚未著录,但《汉书?艺文志》六艺略中已创设有“小学”家,著录有《史籀》十五篇至杜林《苍颉故》一篇等,“凡小学十家,四十五篇。”所谓“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1 ]而《尔雅》则“兴于中古,隆于汉氏”,[2 ]故《汉书?艺文志》中已有《尔雅》著录,但列于六艺略“孝经”家。明清学者都穆、叶德辉和陈玉澍均曾作过研究,其中陈玉澍在《尔雅释例序》中所述最详,他认为:“《汉书?艺文志》六艺居首,以《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为次,而《尔雅》三卷二十篇,与《五经杂议》十八篇,并列于《孝经》十一家五十九篇之中,不与《史籀》、《苍颉》、《凡将》、《急就》列于小学十家四十五篇之内,其次于《五经杂议》后者,《尔雅》所释非一经,与《杂议》同也。其列于《孝经》者,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行有余则以学文,文即乐正所教之《诗》、《书》、《礼》、《乐》,而《尔雅》为《诗》、《书》、《礼》、《乐》之钤键,与《孝经》皆入学之初所宜诵肄。《尔雅》之列于《孝经》也,犹之《弟子职》之列于《孝经》也。”[3 ]   1.2 《说文》与《尔雅》类目著录的演变   汉代以降,历代目录均承《汉书?艺文志》于经部设置“小学”类目。魏郑默编制《中经》,始创四部分类之法,西晋荀勖纂辑《中经新簿》,分甲乙丙丁四部,于甲部纪六艺及小学,则《说文》、《尔雅》当入甲部。[4 ]南朝宋齐间的王俭编撰《七志》,一曰经典志,纪六艺、小学、史记、杂传;梁阮孝绪编撰《七录》,一曰经典录,纪六艺,而经典录中又细分有“小学”类目,则《说文》、《尔雅》之书当入经典志和经典录。延及隋唐,魏征编撰《隋书?经籍志》,于四部经籍部设“小学类”,收录了《三苍》至《三字石经春秋》共一百八部,四百四十七卷,包括《说文》在内的众多字书、石碑与韵书。《说文》明确列入了古籍书目中的“小学”。《隋书?经籍志》中,《尔雅》却与以往不同地列入了“论语”类。《隋书?经籍志》经部“论语”类序谓:“《尔雅》诸书,解古今之意,并五经总义,附于此篇。”有些文献涉略面较广,无类可归,遂附于某类目的方法,在古今书目中,并非个别的例子。但从此也可以看出《尔雅》与经学的关系。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中曾将《尔雅》列于《老子》、《庄子》之后,陆氏认为:“《尔雅》,周公,复为后人所益,既释于经,又非次,故殿末焉。众家皆以《尔雅》居经典之后,在诸子之前,今微为异。”[5 ]实际上,在晋郭璞注《尔雅》时,在其序中已论述了《尔雅》与经学的关系:“夫《尔雅》者,所以通诂训之指归,?⑹?人之兴咏,总绝代之离词,辨同实而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