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研究现状概述.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研究现状概述

《电加工与模具)2015年增刊1 综述 ·专稿 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研究现状概述 陈 飞,王宝瑞 ,施 威 ,张勇斌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摘要: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是微细电加工领域 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对该技术的国内外发 展现状及其 多项关键技术,包括微能脉冲电源、微细电板制作、电极损耗补偿及加工状态监测与控 制,并结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 关键词:微细电火花加工;电极损耗与补偿 ;加工状态监测与控制 中图分类号 :TG6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79X(2015)S1—0006—05 Review ofMicroElectricalDischargeMachiningTechnology ChenFei,W angBaorui,ShiWei,ZhangYongbin (InstituteofMachineryManufacturingTechnologyofCAEP,Mianyang621900,China) Abstract:Microelectricaldischargemachining (micro-EDM)isanimportantdevelopment directionofmicroelectromachine.Combiningwith theresearchsituationoftheInstituteofMachinery ManufacturingTechnoloyg ofCAEP,thepaperintroducesdomesticandforeignresearchstatusquoand multiple key technologies such as micro-eneryg pulse generator,technique of microelectrode fabrication,compensationforelectrodewear,monitoringandcontrolofmachiningstate. Keywords:micro-EDM ;compensationofrelectrodewear;monitoringand controlofmachining 岛tate 廓加工成为可能4[]。到 目前为止,微细电火花加工技 1 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国内外研究概述 术在发达国家已进入了商业化阶段 ,产品也Et趋成 1770年 ,英国化学家 JosephPriestly首次发现 熟。 日本松下精机研制的产品已能稳定加工直径 放 电蚀除现象;1943年,前苏联莫斯科大学的教授 2.5 m的微细轴和直径 5Ixm的微细:fLt~。 拉扎连科夫妇对电火花放电原理进行了研究,标志 我国在 1954年成功研制 出第一台电火花加工 着 电火花放电技术 的诞生[1]。20世纪50年代 ,出现 机床 ,并从 20世纪 8O年代开始,对微细 电火花加 了第一台商业化的电火花加工机床。20世纪 60年 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南 代 ,荷兰Philips研究所 Dsenbruggen用微细电火花 京航空学院研制 的精密小孔 电火花加工装置能加 加工出直径 30 m、精度达0.5 m的微小孔,标志 工0.04IBm的工具 电极和孔径 0.05mm、深径 比达 着微细电火花的产生嘲。20世纪80年代末,31本东 8的微小孔。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发 了四轴联动精微 京大学 的增泽隆久教授成功研制 出线 电极 电火花 电火花加工机床 ,成功加工出了直径40 m 的微细 磨 削 (WireE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