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理论-中式肉制品加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工理论-中式肉制品加工

第六篇 肉与肉制品加工 第五章 肉制品加工理论 第三章 肉制品加工理论 一、腌制(curing) 一、腌制(curing) 1 腌制的概念 1 腌制的概念 肉的腌制是指用食盐或以食盐为主,并添加 硝酸钠(钾)或亚硝酸钠(钾)、糖、香辛调味 料等腌制辅料处理肉类的过程。 2 腌制剂成分及其作用 2 腌制剂成分及其作用 • 2.1 食盐 • (1)调味 (2.0~ 2.5%):蛋白质、脂肪等具有鲜味的成 分,常常要在一定浓度的咸味中才能体现出来; • (2)防腐:①脱水作用:较高渗透压,造成微生物质壁分 + 离;②毒性作用:微生物对Na 很敏感,它能与细胞原生质 - 中的阴离子结合,因而对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Cl 也可和 细胞原生质结合促使细胞死亡;③抑制酶活性:食盐分子可 与微生物蛋白酶分子中的肽键结合,抑制微生物蛋白质分解 酶的活性;④造成缺氧环境抑制需氧菌。 + - (3)保水作用:Na 、Cl 可与肉中蛋白质结合,使其立体结构 松驰,因而保水性增强;使肉的离子强度提高,肌球蛋白溶 出量增多,加热后形成凝胶结构,可保持更多水分。研究表 明,食盐浓度为4.6--5.8%时保水能力最大,但此时咸度过 高,所以通常以添加磷酸盐来提高保水性。 (4)促使硝酸盐、亚硝酸盐、糖向肌肉深层渗透。 2.2 糖 • (1)助呈色作用:在腌制时还原糖能吸收氧而防止肉品 脱色;为硝酸盐还原菌提供能量,使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 盐,加速NO的形成,使发色作用更佳 。 • (2)增加嫩度,提高得率:由于糖类的羟基均位于环状 结构的外周,形成内部为疏水性,外周为亲水性的结构, 能提高肉的保水性,增加出品率;糖易氧化成酸,使肉的 酸度增加,利于胶原结构的膨润和松软,从而提高肉的嫩 度。 • (3)调味作用:缓和咸味,助鲜味。 • (4)产生风味物质:与(含硫)氨基酸之间发生美拉德反 应,产生醛类等羰基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增加肉的风味。 • (5)促进发酵进程:可作为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促进发 酵肉制品发酵进程的进行。 2.3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nitrate and nitrite) (1)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及其他腐败菌生长。 (2)具有良好的呈色作用。 (3)抗氧化作用(由于它们的还原性),能延缓腌肉腐败。 (4)有助于腌肉特殊风味的产生。 • 亚硝酸钠的毒性:LD 为220mg/kg。 50 • 亚硝酸钠能与肉中的二级和三级胺发生反应形成亚硝胺 (nitrosamines)。已证实,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 2.4 磷酸盐(phosphates) 常用的磷酸盐有以下三种: • 三聚磷酸钠 (Sodium Tripolyphosphate STP)、 • 六偏磷酸钠 (Sodium Hexametaphosphate SHMP)、 • 焦磷酸钠 (Sodium Pyrophosphate SPP) 肉制品中使用磷酸盐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肉的保水性,减少营养 成分的损失,保持了肉的柔嫩性,提高出品率。 保水机理如下: (1)提高肉的pH值。 (2)提高肉的离子强度(ionic strength,IS)。 (3)解离肌动球蛋白为肌球蛋白(保水能力强)和肌动蛋白。 (4)螯合肉中的金属离子(钙镁),使肌肉蛋白游离出更多 的羧基,因羧基静电作用使蛋白质结构松驰,提高保水性。 2.5抗坏血酸盐和异抗坏血酸盐 (1)抗坏血酸与亚硝酸反应,产生游离的NO,而抗坏血酸被 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asc. acid + 2HNO →dehydro-asc. acid + 2NO + 2H O 2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