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辅导之十六种菌属的主要的致病物质.pdfVIP

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辅导之十六种菌属的主要的致病物质.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辅导之十六种菌属的主要的致病物质.pdf

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辅导之十六种菌属的主要的致病物质 一 葡萄球菌属主要的致病物质 1.凝固酶(coagulase):增强细菌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2.葡萄球菌溶血素(staphylolysin):能破坏多种细胞的细胞膜,故又称为溶细胞毒 素。 3.杀白细胞素(leukocidin):可杀伤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4.肠毒素(enterotoxin):引起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 5.表皮溶解毒素(exfoliative toxin):裂解表皮组织棘状颗粒层,导致表皮与真皮 脱离。 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 1, TSST-1):抑制内毒素 脱毒;刺激单核吞噬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 7.葡萄球菌表面蛋白A (staphylococcal protein A, SPA):可与IgG 抗体Fc 段非 特异性结合,竞争性抑制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作用医学 教育网原创 二 链球菌属主要的致病物质 ⒈链球菌溶血素(streptolysin):链球菌溶血素O (streptolysinO, SLO),链球 菌溶血素S (streptolysinS, SLS)。 ⒉致热外毒素(pyrogenic exotoxin):又称红疹毒素,是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 ⒊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促进细菌扩散 ⒋链激酶(streptokinase):促进细菌扩散 ⒌链道酶(streptodonase):促进细菌扩散 ⒍M 蛋白(M protein):抗吞噬、引起机体变态反应。 ⒎脂磷壁酸(leipoteichoic acid, LTA):细胞表面有脂磷壁酸受体,与细菌细胞壁 中脂磷壁酸结合,促进链球菌粘附易感细胞。 三 肺炎球菌属致病物质 1. 荚膜:增强肺炎球菌抗吞噬能力 2. 肺炎球菌溶血素(pneumolysin O) 3. 紫癜形成因子:皮肤紫癜、出血 四 脑膜炎奈瑟菌致病物质荚膜:增强细菌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菌毛:增强细菌粘附于易感细胞的表面内毒素:引起发热及低血压性休克 五 淋病奈瑟菌致病物质(1)荚膜:增强抗吞噬细胞吞噬(2)菌毛:粘附于易感细胞 表面(3)IgA1 蛋白酶:破坏粘膜表面IgA1 六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 ETEC)主要致病物质:肠毒素(外 毒素)、菌毛 七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coli, EIEC)主要致病物质:内毒素、菌 毛 八 肠致病型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 EPEC)主要致病物质:内毒素、 菌毛 九 肠出血型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 EHEC)主要致病物质:Vero 毒 素、溶血素、内毒素、菌毛 十 志贺菌属致病物质 1.菌毛:粘附回肠末端及结肠粘膜上皮细胞2.志贺毒素:对细胞 有毒性,同时可引起腹泻3.内毒素:毒性强烈,是志贺菌主要致病物质 十一 沙门菌属致病物质 1.Vi 抗原:抗吞噬细胞吞噬作用2.肠毒素:外毒素3.内毒素: 体温升高,白细胞数下降、休克 十二 破伤风梭菌(C. tetani)致病物质破伤风痉挛毒素和破伤风溶血素。破伤风痉挛 毒素的致病机理: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封闭了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 导致骨骼肌强直性收缩,出现破伤风特有的苦笑面容和角弓反张等临床症状。 十三 产气荚膜梭菌致病物质:肠毒素,增加肠壁通透性,引起腹泻。α 毒素:作用类 似于卵磷脂酶,医学教育 网原创溶解血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形成 水肿。 十四 肉毒梭菌致病物质:肉毒毒素(botulin)。毒素的作用机制:作用于颅脑神经核、 外周神经-肌肉接头处,阻碍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弛缓性麻痹。 十五 白喉棒状杆菌主要为白喉外毒素。白喉外毒素是棒状杆菌β -噬菌体基因表达产物, 可与人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干扰细胞蛋白质合成。 十六 芽孢杆菌属(Bacillus) 主要的致病物质 (1)荚膜:可抵抗机体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作用。 (2)炭疽毒素:直接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管通透性,血液粘稠度增高导致感 染性休克及DIC.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