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新闻评奖的岔路口.doc
网络新闻评奖的岔路口
8月9日,备受瞩目的第17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在网上开始进行公示。从本次获奖作品的刊发单位属性来看,地方新闻网站和中央新闻网站获奖比例基本持平。不过,在含金量更高一些的评论和专题一、二等奖中,中央新闻网站作品的比例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说明中央新闻网站在过去的一年中水平提升很快,已经对地方新闻网站形成了压倒性优势。但是,在综合评选不分级别的新闻名专栏评选中,由地方新闻网站大河网的“焦点网谈”和红网的“红辣椒评论”两度折桂,中央新闻网站暂时与新闻名专栏无缘。
应该说本次评奖比较好地坚持了“质量第一,宁缺勿滥”的原则。复评原定评出44个奖,后来根据参评作品数量和质量的情况,调整到了34个。定评则在复评推荐的21件作品中,淘汰了9件,评出了12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新闻媒体发展迅速的情况下,今年参评的网络新闻作品数反倒出现了下降,从2006年的82件下降到了今年的72件,其中的原因值得评奖组织者深入分析。
网络专题:选题是关键
网络新闻专题是最能体现网络新闻特点的评奖奖项,同时,也是评奖大户,占获奖作品总数的2/3。从参评作品来看,今年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有些作品更是让人有惊艳之感。
与2006年一样,今年的获奖专题在选题上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基本都是以重大事件、典型人物和重大主题为报道对象。这从获奖专题的题名可以明显看出来,8件公示的获奖专题如下,一等奖:“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主题宣传报道专题(中国广播网);二等奖:36小时全程见证青藏铁路通车(新华网)、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人民网)、呵护“中国清水”(大江网);三等奖:胡锦涛主席考察解放军报社(中国军网)、擎起广厦千万间――辽宁棚户区改造纪实(东北新闻网)、文明办网 文明上网――网络大兴文明之风(千龙网)、中国最美女记者曹爱文(大河网)。
当然,这并不是说选题的重大意义就等于专题的水平。选题的重大只是获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在参评作品中,同主题的作品不少,青藏铁路通车、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等重大主题都有撞车的现象,最后能获奖的是那些制作水平高、特色鲜明的专题。
专题制作水平提高
今年的获奖专题在制作水平上出现了较大的提升,中央新闻网站尤其突出。这说明网络新闻从业者对于网络的理解和把握更加到位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互动性增强,对网络的媒介特性和表现力的挖掘更加深入。中国广播网获得一等奖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主题宣传报道专题,采用“记者直击、专家解读、编记博客、网络视频、专题社区论坛、听众网友手机短信”的方式,将博客、短信、访谈、论坛等多种互动方式整合起来,别开生面。人民网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通过flash动画、地图、幻灯片等多种方式,把游戏、竞猜等互动形式纳入专题,互动手段的运用达到了新的高度,整个专题的设计也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是近年来少见的内容和形式完美融合的例子。
专题面貌呈多元化趋势。从内容规模来看,既有“大而全”的专题,也有“小而美”的专题。小而美的专题中最突出的是中国军网的“胡锦涛主席考察解放军报社”专题,仅用了5篇稿子,多幅图片,整个专题才7000余字,呈现一种简洁大气之美。
从选题来源来看,既有重大事件的直播式报道,又有独辟蹊径的独家策划。前者如新华网的“36小时全程见证青藏铁路通车”专题,大气磅礴,实时直播,动态更新,充分展示新华网在国内重大事件报道中的超强实力。后者如大河网的“中国最美女记者曹爱文”专题,选题线索从论坛中来,从一个论坛帖子出发,把一个网络话题打造成一个弘扬新闻职业道德和人性之美的平台,极富网络特色,获得了诸多评委好评。还有大江网的专题――呵护“中国清水”,围绕鄱阳湖保护的主题,综合运用多种网络传播手段,在内容组织和视觉传达上也颇具匠心。
从主题类型来看,有民生新闻的专题,如东北新闻网的“擎起广厦千万间――辽宁棚户区改造纪实”专题,全面真实深入,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而千龙网的“文明办网 文明上网――网络大兴文明之风”专题,则属于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编辑敏锐地抓住了当前网络文化建设的关键,自主策划,多方组织材料,引领了文明办网的潮流。
对评奖奖项的讨论
2006年,第16届中国新闻奖把网络新闻纳入评奖范围,这获得广泛的好评。这表明网络媒体在新闻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获得了肯定,同时这也体现出了相关管理部门与时俱进的开放精神,其积极意义值得大书特书。但这两届评下来,我们也发现,刚出生的网络新闻评奖也面临着不小的难题,最突出的就是评奖奖项。
中国新闻奖目前共设26个评选项目,其中网络作品设评论、专题2项;综合评选的项目有新闻栏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