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火洲 吐鲁番.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丽火洲 吐鲁番.doc

美丽火洲 吐鲁番   吐鲁番扼丝绸之路北线要冲,是古代西域焉耆之地,张骞、班超出使西域都经过此处,唐三藏去天竺(印度)取经出发的路线也经过此地。吐鲁番古迹和传说甚多,除交河故城、火焰山、千佛洞外,还有苏公塔、高昌故城,以及东南的罗布泊楼兰遗址。      新疆的异域风情的确是魅力无限,即使是荒漠旅途,游人的心情也能变得欢快明丽,在单调的风景中捕捉微小趣味已成了本能。砾石砂粒被烤出微微的苦、微微的涩,微微的泥腥,它们彼此掺合,浓淡交叠。而当游人的嗅觉适应了这种味道时,忽地能闻到沙蒿、红柳,或者是骆驼刺的味道和丝丝润湿时,不用睁开眼睛我们也可以知道――吐鲁番不远了。      “中国热极”的火洲      众所周知,吐鲁番是一个具有四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吐鲁番还是中国最干旱、最缺水的地方。每到夏季,空气中翻卷着阵阵热浪,炙热的阳光从空气中哗啦啦地倾盆而泻。吐鲁番四周是高山,当中是低洼的盆地,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地方,太阳光所产生的热量很难散发出去,又加上绿洲面积占土地总面积9%,其他全是覆盖浑圆卵石和砾石的戈壁、荒漠和沙丘。干旱、缺水、炎热成为这里最明显的特点,每年有100余天都是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超过45摄氏度,地表温度高达83.3摄氏度,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多毫米。   火洲,是吐鲁番的别称,因气候炎热而得名。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写道:“暮投交河城,火山赤崔巍。九月尚淌汗,炎风吹沙埃。何事阴阳工,不遣雨雪来。吐鲁番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虽然年平均温度只有14.5摄氏度,然而超过40摄氏度的日数却在100天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热极”。         红色火焰山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中部,东西长98公里,南北宽9公里,最高处海拔851米,主峰位于鄯善县连木沁镇西面12公里处。维吾尔语称火焰山为“克孜勒塔格”.就是“红山”的意思。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吐鲁番火焰山就是这样一座名山。   中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三调芭蕉扇”中讲述的就是火焰山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有座火焰山,这里无春无秋,四季皆热,火焰山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想过火焰山,就是铜头铁身怕也要化成汁。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终于师徒四人翻过了火焰山,向西天取经而去。这段故事早已家喻户晓,火焰山与唐僧与孙悟空师徒联系在一起,更使火焰山披上一层神奇色彩,成了一座传闻天下的名山奇山。   火焰山形成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它的北部海拔5000米以上的天山雪峰一年四季白雪皑皑。山南盆地中的艾丁湖则低于海平面155米。夏天,盆地内吸收的太阳能久聚不散,加上干燥少雨,气温居高不下,真是名副其实的火焰山。   火焰山,重峦叠嶂、连绵起伏的山势,纵横交错、蜿蜒曲折的褶皱,在阳光的直射下,热浪滚滚,云雾缭绕,那赭褐色的山峰就像熊熊烈焰在燃烧。为什么火焰山四周会有“八百里火焰”的奇怪现象呢?主要是因为这座山窝在一个四面不透风的盆地里,充分吸收太阳能而不易散发,而火焰山上裸露的岩层,主色调是赭红色,70   摄氏度以上的地温和灼烈阳光在红色沙岩上的照射,就会给人置身烈焰升腾的火山面前的感觉。      历史文化名城高昌故城      高昌故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东面40公里的火焰山脚下,是新疆境内最大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高昌城滥觞于西汉时期的屯垦戍堡,从军事据点发展为郡县级城市和地方政权的都城,大致经历了高昌壁、高昌郡城、高昌国都、唐西州城、回鹘高昌及高昌回鹘国都五个历史时期。至明初城址废弃,历经1400余年。公元前48年,西汉政府始于吐鲁番“置戊己校尉,使屯田车师故地”,于高昌设据点,称“高昌壁”。东汉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年),改名为“高昌垒”,隶属凉州敦煌郡。公元316年西晋亡后,高昌为前凉领地。建兴十五年(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在该地设高昌郡。公元376年之后,高昌先后隶属于十六国的前秦、后凉、段氏北凉、西凉、沮渠氏北凉政权。公元442年9月,沮渠氏北凉政权统一了高昌地区,据高昌为政治中心。公元460年,高昌独立建国,高昌城正式成为国都。公元640年,唐灭高昌国,以其地置西州,高昌为西州治所,同时亦为高昌县治所。公元792年,西州陷于吐蕃。公元866年,北庭回鹘首领仆固俊攻占西州并在其地立国建都,史称“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公元12世纪时,高昌回鹘一度处在西辽统治下;13世纪初又成为元朝附庸国。公元1283年前后,高昌回鹘王室被元朝东迁至甘肃永昌,高昌王名义上仍保持对高昌地区的统领权,但高昌城从此逐渐失去了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公元1383年,黑的儿火者即位为别失八里察合台汗,率军对吐鲁番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