臆想中的新奇及其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臆想中的新奇及其他.doc

臆想中的新奇及其他   最早谈到赵明舒的诗,是在2002年4期的《诗潮》上。那时,他已经以组诗的面貌出现,六首诗精彩纷呈,不动闪烁灵动的句式。《城市连续停电的夜晚》以近乎静默反讽的方式,写出“连续停电的城市/像无法保鲜的冰柜/蔬菜水果和爱情还有城市本身/都会失去原有的味道”,不过,更为引人瞩目的则是那首《骑着老虎上山冈》,它似乎已将孤独的强者提升到一种境界,因此,当五年后在沈阳举行的“理想诗会”上,赵明舒再次朗诵这首诗的时候,我忽然在会场上体味到恍若隔世之感,      一、“意识化”      翻阅赵明舒的诗集,比如《飞翔的瓦砾》,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臆想”的诗篇。在《臆想的火车》中――   铺铁轨的民工   每天铺着铁轨   他们要把铁轨铺到   火车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   铺得越快越好   这些民工不时地回头   臆想中的火车   把他们撵得满头大汗   这些民工从没见过火车   只知道火车开得很快   他们拼命地往前铺   他们担心   被一列火车追上   诗人以自我意识的方式,书写了本该从属于正常劳动行为的过程。“铺铁轨”当然不会有火车开来,然而,火车不曾抵达之处为铁轨赋予无限性,火车潜在的动作给民工以压力。这些从没见过火车的民工,以朴素的行为铺垫铁轨,而臆想中的火车就这样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尽管,这种生命意识在于它不曾相识和诗人诗意的馈赠。   主观臆想,毫无疑问,是自我意识化的结果。不过,对于赵明舒的诗作而言,意识化并非源自一种封闭状态中的冥思苦想,它更多的体现为诗人将事物化为生命意识,而后,在影响主体意识的过程中,显露一种诗性的感受。因此,所谓意识化同样也可以是物化的结果,它的最终结果是要体现为一种人性化的过程与意念。在短诗《医疗》中,诗人曾无声无息的叙述一个过程:“手术刀把我从一个房间/劫持到/另一个房间//眼泪/和同样多的珠宝/让我的生命/贵重无比//作为一个善良的人质/我只能/坚持活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将手术刀赋予拟人的修辞,其实针对的是普泛层面上的生命存在状态。既然生老病死要成为一种正常的人生,那么,手术刀的存在与“劫持”就不可避免,但与此同时,手术刀以及医疗本身也常常会让患者感慨良深:既然生命如此珍贵,即使“我”已经脆弱成一名人质,但在“生存”面前,我依然期待生存下来。只不过,这次生存是从手术刀这样一种具有旨归力量的意象中鱼贯而出,而无论是对比,还是善良人性的流露,手术刀可以存留的意识,均最终构成了短诗的多重结构,   如果说从物的角度上看,意识化是拟人的结果,那么,从主体的角度上看,意识化或然是一种物化的过程,并反过来影响意识。在《办公室》中――   一天与另一天没有什么区别   就像今年和下一年   就像一本旧杂志   每天都被放在办公桌上   每天都被翻来翻去   我被翻得越来越旧   越来越像一本旧杂志   在意识化的同时进行物化,是赵明舒将短诗写作融入自身体验的结果,也不妨是一种写作手段的提升。对于上世纪90年代之后的新诗写作而言,怎样将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结构,或许是诗人常常陷入踌躇之处。与往日高蹈的激情相比,题目、叙述以及结尾等细节都是诗人需要字斟句酌的课题。这样,写作或许不在于叙述本身,而只在于叙述的情态及其陌生化的效果。因此,如何在琐碎的生活中提炼诗意就成为意识化使用的前提和可能。在意识化的过程中,诗人将意识贯注在事物之上,而后,以“镜像”的结构返观自身,得出他者从未有过的诗意。      二、“新奇”      从以上论述可知,在琐碎平凡中提炼新的东西,是当下诗人写作可供选择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盲目的哗众取宠,或者以所写事物的“醒目”吸引他者目光,却绝非是正确的方向。显然,将自己的写作捆绑在猎奇和僭越的战车,并不能维系长久的诗歌写作。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诸多游戏人生、浪漫人生的写作表征及其后果都或然证明了这一点。   在《玻璃》中――   玻璃的平静   到头来是一声巨响   玻璃开口说话   句句都是遗言   它和我们一样脆弱   不会永生      玻璃的光滑   也可能促成一个伤口   它甚至比刀子   更来不及躲过   比如你想打碎它   它也会反咬一口   都是对玻璃平凡的描述,但就在这些平凡的句子中,赵明舒不乏新鲜的发现:“有时候玻璃更像一面镜子/对着它就能看到自己”,“玻璃也有性情/只是我们很少去注意/阴雨连绵的时候/我们忧伤/它也忧伤着/我们能够忍着酸楚/它已在窗上泪流满面”。赵明舒将诗人的睿智及其发现赋予给平凡的玻璃,而玻璃就在他的笔下呈现出另外一番场景:玻璃是人格化的,玻璃是一面透明的镜子,玻璃也有一份孤独,甚至玻璃就是一个忧郁的人,这种写作对于上世纪90年代的诗作而言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