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朴情醇是正行.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朴情醇是正行.doc

语朴情醇是正行   尽管他曾多次请辞罩在自己头上的三项光环――“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但他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丝毫没有减轻。      2009年7月11日上午9时,学界望百泰斗季羡林先生走了。   连日来,各媒体纷纷以“一个时代的结束”追忆季先生,不仅因为这是一位精于语言、博学多思的学者,一位连接中西文化的架桥人,更因为这是一位穿越世纪、终生守护良知、具足“三真”(真情、真实、真切)、语朴情醇的老人。         一      11日上午,惊悉噩耗,我久望着早已准备好、几年里累次为先生拍摄的照片――原计划8月6日与中国翻译协会同仁一并为先生祝寿时带去的,心中竟怅然无措,握笔签发以中国翻译协会名义为季先生所写唁电的手,微颤不止。   7月13日近午时分,多日来紧锁北京仲夏天空的那层灰蒙、潮湿雾霭被几声疾雷打开。一阵清雨和低回的哀乐声中,我和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友义一起,随着追思的人群,步入设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南大厅的季先生灵堂,代表中国外文局和中国译协前往吊唁,敬献花圈和挽联。   肃穆的灵堂上,迎面高悬的“沉痛悼念季羡林先生”横幅下,是先生的巨幅遗像。遗像中的先生精神矍铄,一如生前每次看望他时迎接我们的笑容和目光――朴厚、谦和、明澈而慈祥。望着雨中络绎不绝前来的先生生前友好、学生和仰慕者,陪同我们的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彦不禁感叹:作为一名晚年承担社会责任的公众人物,季教授的辞世竟引起如此多人群、媒体的关注,说明先生为人之诚啊。   在灵堂外,我们遇到眼睛湿润的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朱军。交谈中,朱军谈起12日晚播出的《艺术人生》栏目连夜制作的特别节目《背影》,话语哽咽:“我原本计划为先生再制作一期专辑的,可是,没来得及!太遗憾了!”   是啊,先生为人们所崇仰,不独在学问。先生穷其毕生执着于中西方文化交流,穿越百年行进于冷僻寂寞的学术研习却始终保持精深的学术思考,一生不随流、不从众、不媚俗,探及骊珠,无人取代。      二      季先生是毕生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传播的著名文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就世界学术界而言,当少有人能与这位北京大学“镇校之宝”颉颃。尽管他生前曾多次请辞罩在自己头上的三项光环――“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但他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丝毫没有减轻。   作为中国翻译协会创始人之一,自1982年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中国翻译协会的前身)成立起,先生曾先后担任中国译协副会长、名誉理事。2004年,他同爱泼斯坦、黄华一起,当选为中国翻译协会名誉会长。自担任中国译协的领导工作以来,先生始终热情积极,为协会的发展,为促进和推动协会的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先生一生高度重视翻译工作和中西方文化交流,即使在生病住院期间也始终关注中国翻译事业和翻译工作的发展。因为中国译协工作的关系,近年来,我有机会几次到北京301医院拜望先生,或向先生汇报译协工作,或为他祝寿,或给他送去出版的新作。先生每次都认真听取我们的汇报,并对改善翻译行业现状、提高翻译质量等提出很多好的建议。      2004年9月25日上午,我和新世界出版社的同志到医院看望先生,那是我第一次同先生近距离接触。当时我同先生讲起有一年中东学会召开换届会议,自己作为新华社记者采访,曾聆听过先生的精彩讲话。93岁高龄的先生饶有兴趣地听着并马上说,是有那么回事,但当时都讲了些什么记不住了,谈不上精彩,但反正同中东有关、同阿拉伯有关。当得知我大学读的专业是阿拉伯语后,精通梵文、巴利文、吐火罗语等语言的先生十分感慨:“阿语也难学啊!北大东语系是我国最早开设阿语课的院校之一,现在我国驻中东国家的外交使节不少都是北大毕业的。”先生还问起现在中国外文局有多少语种,翻译力量如何。听完我们汇报,先生方欣然点头。   当时,新世界出版社出版过几本先生的书,他都很满意,这次先生当场允诺,将正在撰写的《病塌杂记》仍交由他们出版,并拿出已完成的书稿给我们看。临别前,他给前来的每个人签名并合影留念。第一次见面,先生的谦和、平易、宁静致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感觉不到一点大家的架子。正如诗人对先生的评价,“伟大无须装饰,也不可形容,伟大只能是它自身”。   2006年8月6日是先生95华诞。那一天,温家宝总理再次到医院给季先生祝寿。两天后,8日上午我和中国译协秘书处的同志也去向先生祝贺生日。当先生听说中国译协已经获得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的主办权,并正在积极筹备时,深感欣慰。先生不顾病体,欣然提笔为中国译协题词:“翻译工作是跨学科、跨部门的,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振兴中华的事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文明的社会,开放的国家,需要职业翻译家。”   先生还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中国拥有两千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