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湖南民歌之“辣”.doc
论湖南民歌之“辣”
摘要:民歌根植于民间,由于历史、地域、方言的不同,湖南民歌表现出鲜明的“辣”味。本文从湖南民歌的歌词、曲调、演唱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它们独特的风格特征,体现了湖南本土“辣”文化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意识。
关键词:音乐艺术;湖南民歌;辣;文化背景;审美;歌词;曲调;演唱方法
中图分类号:J6422文献标识码:A
Hot of Hunan Folk Songs
ZHANG Zhi-min
荆楚南蛮,中南大省。湘资沅澧润物无声,造就了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流淌着娥皇女英的动人传说,这里秉承着屈子《楚辞》的浪漫传统。于是,这里的男人爽朗,表达爱意直率而大胆;这里的女儿多情,宣泄情感放肆而泼辣。这里的人们爱吃辣,火辣辣的辣椒带给他们火辣辣的嗓音,甚至连他们的民歌也弥漫着辣椒的味道。
一、民歌之“辣”的文化背景
(一)湖南的自然环境及湘人的性格。
山清水秀的湖南,是个风景秀美的旅游大省。人们往往同时提到“湘女多情”,以为其得益于温润的南国气候,其实不然。湖南全境为内陆盆地,地形东西南三面环山,只有北部留下缺口。冬季,凛冽的西伯利亚寒潮由此滚滚南下,长驱直入;夏季南方的烈日加剧洞庭湖水面的蒸发,使得热气郁积,气温高达41℃。而春秋两季则时而受西北的冷锋控制,时而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气候多变,时晴时雨,骤冷骤热。祖祖辈辈感受到的恶劣气候培养了不屈的奋斗精神,故湖南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湖湘文化激越冲突的个性。
湖南自古为兵家首征之地,元初及明末清初,纷飞的战火导致十室九空。于是就有人为的大规模移民。移民进入新环境后,最根本的特点是吃苦耐劳和拼搏奋发,这就为今日之湘人火辣性格的来源提供了另一个注解。
(二)湖南的“辣文化”。
中国自古中庸。中国人善良、和平,但往往柔弱、保守、妥协。而湘人例外。湘人倔强、刚烈、热情似火又爱憎分明。这种群体性格的产生或许得益于他们的饮食。湘人说,“无辣不成宴”,一语道破了湘菜的精华。君不见“剁椒鱼头”、“麻辣狗肉”等菜式,无一不使人在热汗淋漓的同时高呼过瘾。辣椒于明末传入。湖南气候恶劣,湿气极重,食辣可以去湿驱寒,故辣椒立刻在湘菜中得到广泛运用。这让人联想到楚巫文化崇拜的“火”,辣椒正如“火”一样,赋予湘人与自然对抗的力。这种对辣椒的长期依赖,使辣椒不再仅仅是调味品,辣椒因环境而具有生命力,同时又赋与了食辣者革命情怀。毛泽东说:“不吃辣椒就不是革命者”,虽然只是一个玩笑,但这火辣的口味正体现了湘人火辣的性格。一言以蔽之,火的热情和刚烈,辣椒的直率和泼辣,都在湖湘文化中得到了完美的契合。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个地区民歌风格,是在地理的、历史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地方语言等诸多人文因素的制约下,在当地人民群众世代口耳相传过程中,不断创作,集体加工,反复筛选而形成的。漫长的历史过程造就了一个地区民歌的艺术特色,同时也培养了广大群众对当地民歌的审美习惯。民歌是世代生活在不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矢口寄兴”、“放情”的方式来唱他们自己的歌。因此,它既是社会生活,民族风情的反映,又是历史所造就的民族性格的体现;它既受方言土语的深刻影响,又受特殊环境所形成的审美潜意识的制约。”于是,湘人能唱出“辣”得呛人的民歌也是不足为奇了。
二、 民歌之“辣”的美学阐释
很显然,“辣”与楚巫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文化史学者认为,我国的文化系统按传统源流可梳理出“史”和“巫”两大源流。先秦黄河流域的周文化属“史官文化”,南方长江流域的楚文化属于“巫官文化”。正如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所述:“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而鼓舞以乐诸神。”楚人重淫祀,喜巫觋,故楚歌多与巫风结缘。春祭禾苗,秋祭山川,优美的旋律,强烈的节奏还有粗犷的舞姿常伴随整个祭拜过程。《离骚》、《九歌》为代表的《楚辞》作品,充分体现了这种“巫文化”特征:情感炽热浓烈;想象神秘奇幻。《楚辞》以楚地民歌体裁写成,屈子本人的生活环境必然在他的作品中打下深深的烙印。由此可以推出,《离骚》的体现的定然是楚巫文化自身的特点。
巫文化就其文化性格来说,更应该是“酒神型”的。Ruth Benedict曾根据一些原始民族的调查研究认为,从一开始,文化就有“酒神型”和“日神型”的类型差异。“日神型”的原始文化(譬如周文化)讲求节制、冷静、理智、不求幻觉,酒神型(譬如楚文化)则癫狂、自虐、追求恐怖、漫无节制……它们各有其表达情感的特定方式,而世代相沿,形成传统……Ruth Benedict 在叙述的时候,当然有夸张,从而强调两种文化的典型性。但是,不难看出,巫文化是具有“酒神型”的大多数特点的。
无独有偶,另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王夫之从中国传统美学的角度解释《九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探索研究生英语(基础级)读写教程课件unit2-2.pptx VIP
- ZZ058 动漫制作赛题 第3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数年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财务管理(山东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docx VIP
-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带答案.docx VIP
- 2025年中国铁路北京局招聘(212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课件.pptx VIP
- 建军大业作文课件.pptx VIP
- 医疗护理员课件.pptx VIP
- 环境管理学课件.pptx VIP
- 【原创】 2021八省联考英语读后续写方法探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