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为了忘却的纪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也为了忘却的纪念.doc

也为了忘却的纪念   张老师已经故去15年。   13年前,我分配到黔东南从事民族事务工作。9月的一天,我在办公室整理资料,门卫电话进来,说有一个农村来的人要见我。我经常到乡间采风,还以为哪个朋友来访。下楼,一位陌生的朋友说你是张老师的学生吗?我说是。“张老师手术回来恢复不好,昨夜已经去世,他生前总是念叨你,请你去参加他的葬礼,当孝子。”在我们当地,给逝去非直系亲属的长辈当孝子,说明彼此身世的曲折,关系非比寻常,是很高的礼遇。   记得是1981年夏天,因为我家附近没学校,我一直没上小学,都是父亲教我认字拼音和简单的数学,平日都在田间玩耍。一天父亲给我介绍一位客人:“这是你的张伯父。”我忙叫伯父好。后来才知道他在离我家大约6公里外的改江学校教书。张老师问我一些相当于当时小学三年级的基础问题,我的反应出乎他的意料,好像一个小时以后,张老师对父亲说,交给我吧,父亲点头。   吃完午饭,父亲收拾我的书包行李,送我和张老师,我这才知道我要跟张老师去读书了。   学校在一座山上,附近分散着十几个自然村庄,每个村庄有几十户人家,有一条简易公路从山后通过来,平时拉马车的村民来来往往,拉的多是从山上砍伐的松树或者烧好的即将上市的青冈木炭。   我成为了那个学校的第一个住校生,和张老师住一起,由他安排我的生活。   每到夜晚,便有附近的村民聚集而来,通常50人左右,我很诧异。一会张老师便和大家招呼谁谁谁怎么没来啊,去哪了?大家便说今天什么事情了,耽误了,最后我才大开眼界,张老师每天都要在晚上给大家讲通史演义。   如果说给我印象最深的历史知识讲座,肯定不是今天易中天教授的百家讲坛,是张老师在我幼小的时候每天绘声绘色所讲的三国演义,封神榜,杨家将,隋唐演义,水浒传等等。   我完整地听张老师讲完的是杨家将系列和隋唐演义,三国和水浒断断续续,因为我读书期间经常生病,每次回来都有一段没听上,这样听了2年多,我暗中对着书本反复的回忆对应,熟背三国演义水浒等书的回目。常常张老师讲着讲着,突然扭头过来问,光武,我要讲的这段回目是什么,我就脱口而出。这些历史的养料,至今深深的刻印在脑海中。   两年后的1983年,张老师带的我们班21人全部考入初中,而且全区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均来自我们班级。   初中我的成绩依然很好,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比赛,获得过不少奖励。每年小学毕业班的典礼,张老师都会邀请我回来参加,主要是给大家讲讲读书的乐趣,自己成长的经历等等。   有一天夜里,我向张老师汇报了我的学习生活之后,我突然问他为什么不结婚,张老师没有回答,而是给我讲了他的读书故事:   民国13年,张老师出生在黔南。张家当时颇盛,是当地望族。张老师大概就是在家境最盛的时候去了贵阳一中读的书。据说他从报到那一天起到最后放假回家,几乎一天学不上,每天都是拿着书本去酒楼打牌喝酒。张家每次去省城接他回家过年的人都要带一笔钱去,才能保他回来。奇迹就在这里,每年的发榜日子,他的总分总是不离三甲,让人刮目相看。就是这样一个怪才浪子,却被时代的变迁所湮没。   张老师和我父亲自小就很要好,一直信任支撑。在老师的葬礼上父亲帮我书写了一副挽联:数载坐春风,教我知书兼爱我;一朝悲苦雨,学生悲痛哭先生。对联表达了我的悲痛也传递了父亲的感激。   两年时间,张老师诲人不倦,培养我的读书兴趣、基本礼仪以及人格形成。每每看到鲁迅先生怀念藤野先生的文章就动容,张老师和我,何止是点点的知识的灌输……   可惜,年轻时候我飞扬无比,没有感悟到老师潜移默化的用心。等我这几年历经千山万水,找到一些能与之感怀的默契的时候,却没有机会再聆听他的故事,去体味他心中的情感。他走了,留给我的却是长时间里无尽的怅然若失。   谨以粗糙的文字,纪念恩师。 3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