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信时代最后的卫冕者――笔.doc
书信时代最后的卫冕者――笔
在喧嚣的电子逐渐取代了印刷的时代,无数新的东西出现,又有无数传统的东西在逐一同我们告别。虽然文明的进步无可非议,但当充满了魅力的古老文化日渐消遁时,仍然令人感到痛心。追溯那些几经沉淀的时光,笔,作为书信时代最忠诚的记载者,身上积蓄了多少风云变幻,历经了多少岁月沧桑,又塑造了多少令人永志难忘的经典。当时光流逝,它所肩负的已然不仅仅是工具式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成为了过去时代的一种代言、一个符号――它代表着古典时代放缓脚步的舒悦、静心敛气的反思、品味生活的情趣和追问命运的深刻。
从古至今,笔的形态在不断发生改变,从它身上能够见证先辈们对细节的慎重、对完美的渴求乃至对高品质生活的希冀。
一
书写工具都是为具体的文字服务,因此东西方文化的书写历史有着显著差异。在古代中国,最主要的书写工具是毛笔。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很有特色,不像西方是以 “点”作为基础,而是讲究以流畅的“线条”作为根本,柔软的毛笔正是契合了这一特征,赋予了它们与众不同的韵味。
据史书记载毛笔开始出现于仓颉时代;而真正发达则是在战国时期,最早的毛笔实物就是在湖南长沙战国墓葬中发掘的一支竹管兔毫毛笔。在几千年的辉煌岁月里,那些由毛笔创造出的精彩瞬间永恒地定格在了人类文明史上:看《兰亭集序》,在那些毛笔字超逸飘然的线条中,可以想象王羲之在曲水流觞间的优游雅致之心;品张旭的草书,在那狂放不羁自成一格的笔锋里,似乎能够借此感受到张旭在夜听嘉陵日观剑舞后胸臆间的那股慷慨激昂之气;赏《富春山居图》,在那流丽精密变幻无穷的画风里,可以品味到黄公望在目睹体味大好河山时心中跌宕起伏的感慨之情……这些作为我国古典文化集大成者的艺术品,无一不是由毛笔演绎出的灿烂、释放出的生命。
而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人也有自己独特的工具。追溯历史可知,西方人最早的书写工具雏形,要数上古旧石器时代用来制作洞穴画的天然矿石笔;然后是公元前4000到1000年制作楔形文字的芦苇杆笔;而书写工具的真正鼻祖,则是埃及人使用的芦苇毛笔。后来,罗马人发明了羽毛笔,这是西方书写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羽毛笔在中世纪至19世纪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记载着这期间西方文明进程各个阶段,为人类文明的保存和传播做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羽毛笔一般用鹅、火鸡、天鹅、乌鸦或水鸭翅膀上最大的五根羽毛作为材料,因此看上去飘逸轻盈,和古典时代那些风度翩翩的绅士淑女气质极其相配,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审美想象空间。
近代书写文明的开端和主导者,是金属笔,主要指钢笔。它的发明普及的过程,就是一部人类为了追求技术的变革和突破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史。早在1465年,一本由约翰#8226;法斯特和彼得#8226;雷艾佛合著的书中就提到了“墨水和铜制芦苇杆状”;1700年,路易十四时代的乐器制作大师尼古拉斯#8226;比翁才最早为自来水笔留下画图,并有5支笔流传下来;大约1780年,英国伯明翰人森姆#8226;哈利逊(Samuel Harrison) 开始出品钢笔尖,成为第一位有记载的钢笔尖制造商。虽然人们孜孜不倦地希图凭借钢笔促进书写史的又一次发展,但初时受技术所限,钢笔比不过羽毛笔,很主要的一点就是金属笔尖不如羽毛笔柔韧,且容易磨损,所以始终没有一款笔能够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英国的科学家威廉#8226;海德#8226;伍拉斯顿,对改变这一技术缺陷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19世纪20、30年代,将研制出的锡铑合金和锇铱合金卖给了金属制造商,制造商将这两种合金融合到原本的钢笔尖上,才得以改良了笔尖的韧度。后来美国的保险推销员华特曼因为一次漏墨事件损失了一单大生意,发誓要一雪前耻,改进了钢笔的出、进水问题;而经他改良的钢笔一直流传至今。
在自来水笔取得突破性进展的19世纪晚期,现代书写工具的代表――圆珠笔,也悄然问世。美国的一位制革专家曾将钢笔的内芯换成注入了印刷油墨的细管,并在笔尖端装上小钢珠,这可能便是圆珠笔的雏形;1888年,美国人约翰#8226;劳德获得了第一支圆珠笔的专利权,不过它始终没被批量生产过。圆珠笔真正广泛流传要等到20世纪了, 1938年,匈牙利人比洛兄弟以印刷油墨代替了从前传统的墨水,新油墨的好处在于易干、不会留污,他们又尝试着在细管的顶端套上一个可旋转的小金属球,这就是第一支真正意义上圆珠笔的诞生;他们于1943年6月,向欧洲专利局申请了一个新专利,将自己的发明商品化,取名为Biro圆珠笔。圆珠笔在使用时无需加墨、书写流利、易干无污,更关键的一点是它在低压的高空中还不会漏墨――而这一点是钢笔做不到的,这些特质正好满足了空军的需要。因此英国政府购买了Biro圆珠笔的使用权,将其用于英国皇家空军。由于适应战场环境的能力,它在皇家空军中大受好评,还被“二战”中的军队使用。后来,B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