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书”第一人.doc
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书”第一人
去年,笔者在恩师刘杰先生的八十寿宴上,巧遇台湾著名收藏家梁国栋先生。笔者与梁先生十六年前在上海相识,由于有许多共同爱好,所以谈的很投机,双方甚感相见恨晚。上海一别我们就再也未能见面,但多年来我们的书信交流一直未断,此次相会自然高兴万分。在交谈时梁老问笔者能否找到阎梦周的国画作品,他告诉笔者自己手中只有阎先生早年的书法作品,他想收藏几幅阎先生的国画作品。梁先生之言让笔者很是惊讶。梁先生属于国际收藏家,他只收藏像张大千、齐白石、于右任这样大家的作品,对如此大家却要收藏地方名人的东西我很是不解。故问梁先生为何放低收藏标准。梁先生听后笑答:“阎梦周可是个重量级书画家。”身旁的藏友刘建国先生插言:“阎梦周可是位大家级人物,60年代他的作品在荣宝斋的售价,可是一流画家的价格。”恩师听此戏笑笔者:“连阎梦周的身世都不清楚,太有点孤陋寡闻了,妄称评论家?!”刘老见笔者满脸不解之状,便向笔者讲述了阎梦周先生与众不同的历史。听罢,阎老不凡的身世让笔者大开眼界,这才叫学无止境啊。
听刘老讲,阎梦周先生1914年出生于保定曲阳县,自幼酷爱书画艺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毕业于北平艺专、北平华大美术系,师从书画名家陈半丁、胡佩衡,入正统学府深得名家教诲,求得中国书画艺术真谛,并学得西方绘画理论与技法。名校名师良好的艺术环境,为阎老奠定了扎实的书画基础。当年与阎老一同学习的校友们,如今均已成为享誉中外的书画家。雄厚的书画实力,特有的书画天赋,加之阎老“铁杵成针”的辛劳勤奋,使阎老步入名家汇聚、文人如林的北平城,成为北平书画界中的一员。不久,阎老出众的书画才华,被傅作义将军看中,最终成为傅将军的秘书。那时傅作义先生为阎梦周打造了优越的创作环境,使阎老的书画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奠定了阎老在书画界的地位。成为全国有影响的知名书画家。其出众的才华渐被社会所承认,甚至得到当时国民党总裁蒋介石的重视。蒋介石撤离大陆时,为了争夺人才,派人给阎梦周先生送去四张飞机票,让阎老全家一同去台湾。但阎老看透了旧政权的腐败,加之不能忘记傅作义对他的知遇之恩,毅然留在大陆陪同傅作义将军一同起义,成为新中国书画家队伍中的一员。
新中国建立后,阎老被分配到中央美院“实用美术工作室”工作。以后又被派参加由张仃担任组长的全国政协第一届大会及新中国开国大典的美术设计工作。组织上将书写“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块牌匾,“北京市人民政府”第一块牌匾。和政协全国第一届会标的重任交给了阎老。最让阎老终身自豪的是,当时毛泽东主席颁发的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书、给前苏联的国书(一国元首派遣或召回大使或公使时。由大使或公使向驻在国元道弟交的由本国元道签署的正式文书),也是组织上交由阎老书写的。这是中央人民政府对阎老才华的确认,此荣誉是一般人无法得到的。从此阎老的艺术地位在全国得到了认可。
从阎老的早期书法作品中,人们便可看到阎老得此荣誉之必然原因。阎老书法之独特性在于,他将历代名家书法之精髓贯入其中,与其广博的学识及创作时的激情通贯融合。阎老的书法作品,中锋偏锋并用,方圆用笔并举。虚实兼融,结字朴实无华,矫健俊逸,刚柔并济,道丽通容,故而他的书法气势开张,气度轩昂、端庄、沉稳大气。故而得到社会上的重视。当年,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过百岁大寿时,笔者将阎梦周先生的书法作品作为寿礼送与陈老,让陈老十分高兴。
为人率真,不居名自傲,这就是阎老的品格。阎老早期写了一首四言诗,现在细细读来令人回味“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随喜,不开口笑是痴人”。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悟出人生之理。
今年是阎梦周先生诞辰95周年,为此献上此文,以表对阎老的敬仰之心,值得欣慰的是,如今阎老的书画事业后继有人,其子志华先生以其特有的书画技艺,已在全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真乃可庆可贺。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