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亲历ISO26000五年协商路.doc
亲历ISO26000五年协商路
2010年5月21日上午11点23分,在由470名委员参加的ISO史上最盛大的哥本哈根工作小组会议结束日上,ISO26000的最终草案在全体起立的鼓掌声中通过。这是多方利益相关方历时5年协商终于开花结果的瞬间。作为从一开始就参与工作小组会议的人员,我心中百感交集。其后,确定的最终草案在9月12日各ISO成员国所进行的国际投票下得到了最终承认,并决定于11月正式发行。
值得一提的是,赞成票达到了93%,这应该是最终投票中的高支持率吧。在今年2月进行的前期工作――对DIS草案的投票中,只有67%的支持率,勉勉强强地得到了通过。与此相比,最终的投票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上一次投了反对票的中国在这次转投了赞成票。我认为这一转变起到了增强该标准正统性的效果,对今后在世界各地的接纳及渗透而言具有重大意义。
什么是ISO26000?
用一句话来说,ISO26000就是有关组织社会责任的指南文件。是以令可持续发展这一价值观在所有组织中得到渗透,将对环境及社会的关怀作为组织社会责任列入其决策及活动之中作为目标的全面且具体的指南。
2001年,在成为标准起草之源头的ISO/COPOLCO(消费政策委员会)上,当问题被提出之时,曾作为CSR即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进行过探讨。然而,在接下来探讨标准起草之必要条件的阶段,大家认为“应该履行社会责任的不仅仅是企业”,于是决定去掉代表企业的C,将其作为更普遍的SR标准开始起草。尽管如此,对于企业来说,当然可以将其作为CSR标准来利用。
说到ISO,众所周知,如同环境管理方面的ISO14001一样,是对标准的要求事项进行符合性认定的认证标准。但此次的ISO26000是本身没有要求事项的指南文件,因此,不可能进行符合性评估。正因为如此,不仅不能进行第三方认证,也无法自己宣称自己符合。它被定位为详尽记载了所有必要建议的文件,以便组织能致力于履行社会责任。
ISO26000记载了什么?
现有关于CSR的国际性标准,有联合国全球契约及GRI指南等。ISO26000并不是将这些文件排除在外或包含其中的文件,而是与其并存的。ISO26000的特征是,从社会责任的背景、原则到活动主题、具体行动、参照文献,应有尽有,应该是最全面、最包罗万象的国际行为准则吧。即使说它是记载了所有想要知道的有关社会责任事项的最新、最强指南也毫不夸张。
标准中提出了7项原则(附表1)、7个核心主题(附表2),还记载了400多例具体的组织行动案例。组织应该致力于环境与人权等全部7个核心主题,但可以选择性地实施更详细的活动课题及具体行动。其优先顺序的排列应该在倾听利益相关方意见的同时,由组织自己来进行。
这样的对话等于和利益相关方之间积极交流,这就是利益相关方参与,且被认为是重要的方法之一。参与不仅是活动课题的集中,还使有关社会责任的活动得到方方面面的鼓励。此外,对于组织方面联合利益相关方开展合作也很有效。可以说,参与是组织在积极致力于社会责任时不可或缺的条件。
在7个核心主题中应该特别加以关注的就是人权。在起草时是以2008年J.Ruggie教授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交的报告书《有关商业和人权的框架》、即所谓的Ruggie报告的框架为基础的。作为在企业与人权领域中的具体行为准则新标准,虽然实践性的指导及理论体系等与环境领域等相比还不是非常完善,但今后必定会影响到各个方面。例如,在寄望于已开始修订并将于明年春天完成的OECD跨国企业行动指南中,人权也被设定为应该充分叙述的主题,预计ISO26000中所记载内容将在其中得到参照并产生深远影响。
同时,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融入”的观点。融入社会责任指的是使社会责任与组织的活动一体化。举例来说,就是不能视慈善活动为社会责任替代物,而是应该将组织对社会及环境的关怀作为日常活动及决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企业应如何有效利用ISO26000?
ISO26000不是认证标准,也不是受某种方法论或程序束缚的内容。正因为自由度太高,企业间出现了不知所措的反应。那么,应该如何使用才好呢?
对于正考虑致力于社会责任的企业而言,作为集最佳实践之大成的ISO26000,无疑是点子及启发的宝库。而且,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审视社会责任、从整体观来集中活动目标方面,应该也可以有效利用。
对于已经开展活动的企业而言,ISO26000将成为用于进行自我评估、了解自己的优势与缺点等的最佳工具。由于它是基于国际协商、集利益相关方的期待之大成并具体记载的文件,因此,可在重新认识自己公司以往的活动,制定今后的战略之际加以有效利用。
不论哪种情况,首先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