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魏丽 这个洋媳妇很有上海味.doc
魏丽 这个洋媳妇很有上海味
整理:李亦冉
如果金发碧眼加上满口正宗上海话,等号后面应该是什么?那就是魏丽了。
来自罗马尼亚的魏丽有着一张漂亮的西方面孔,高高的鼻梁,深深的眼窝,小巧的嘴巴。魏丽是一个嫁到上海的女人。刚到中国时,魏丽还不到20岁,那时她连一句中文都不会说,而如今的魏丽,在婆婆的细心调教下,上海话说得头头是道。凭借这件独门武器,她在上海主持界有了不小的名气。
随夫远嫁上海
魏丽是个爱浪漫的人,她说自己做的最浪漫的事就是远嫁到上海。
8年前,魏丽的丈夫和朋友去罗马尼亚开了一家餐馆,成了维多利亚家的房客。人帅气诚恳又烧得一手好菜,魏丽一家人都很喜欢这个小伙子。
那时他说“洋泾浜英语”,而她一句中文也不会,就靠着丈夫带来的一个半旧的好译通,虽然语言有障碍,两个人还是成了好朋友。
他虽然内向可是很细心,天冷的时候,会提醒她加衣服,没事还经常做点好吃的给她,“在罗马尼亚,男人很少做家务的。”魏丽的心被打动了。美味的中国菜成了两人的红娘,尽管语言沟通上障碍不少,但是两人的心却越走越近。魏丽甚至因为担心他语言不通会被人欺负,总是会帮他讨价还价。就在这时,丈夫一次摔跤骨折了,魏丽急得天天往医院里跑。
中国人说伤筋动骨100天,可他恢复得特别快,这是因为他已经决定,要为这个女孩做一辈子菜。到了真正要嫁人的时候了,魏丽却芳心大乱,“不知道他在中国到底怎么样,毕竟很多事情都没有证实过,他是不是有爱人了,有孩子了,他会永远对我好吗?”
可是,爱情就是没有道理的东西,不顾父母的反对,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决定嫁给这个中国男人。2000年,18岁的魏丽远渡重洋,嫁到了万里之外的上海。她本来的名字叫维多利亚,取中间两字,并且跟随夫姓,便改成了魏丽。
婆媳相处,实际行动比说话重要
当儿子在电话里说爱上一个罗马尼亚姑娘,魏妈妈就懵了,这可怎么是好,婆媳相处本来就是个千古难题,更别说语言文化都不同的外国人。
第一次见识中国人的婚礼,魏丽也懵了。罗马尼亚的婚礼习俗是要狂欢,大家一直唱歌跳舞要跳一整夜,而这里“那么多人,一坐下来就是吃,我一直只是给客人点烟,什么也没干”。
结婚之后,丈夫白天上班工作,家里就剩魏丽和婆婆,两人大眼瞪小眼,只能依靠打手势来交流。对魏丽来说,婆婆是个严厉的上海话老师。“婆婆说了,我来这里是生活的,不是呆一天两天,而是定居,所以一定要学会上海话,融入这个社会。”
从最基本的生活常用语开始,婆婆买来小学生学拼音用的图片,一个个地教她认,“这个是番茄,这个是黄瓜。”婆婆一遍遍地教。等魏丽积累多了,婆婆就怂恿她走出家门,躲在小区的角落里,听街坊邻居们吹牛闲聊,听不懂的话就记牢了回家请教。
6个月后,魏丽终于开口说“话”了,一字一句的发音都尽得婆婆真传。但是婆婆又给她安排了新功课――学写汉字,学说普通话。“你都不知道汉字有多么难写,那么多笔画,还有顺序,不能颠倒。”回忆起那段过程,魏丽皱皱眉头,开始向记者发起牢骚,“就连一个最简单的‘上’字,我都练了很久!”那时,经常是写着写着,婆婆都打起了瞌睡,魏丽还咬牙苦练着。
有一次魏丽在楼下散步,看到小区里的阿姨们在打太极拳――很久以后才知道那叫太极拳,“功夫!功夫!”魏丽的脑子里马上想到了电影里中国人的飞檐走壁,学会了就可以飞啦!她马上跳到队伍里,像模像样地学了起来。阿姨们笑成一团,“喔呦!好白相来!”她听不懂,依然笑嘻嘻地说着“侬好”,这样,她又学会了一个词“好白相(有趣)”。
“还记得开口第一句话是什么吗?”
魏丽想了想,“好像是‘面包’吧”。
魏丽说,婆婆是个开朗时尚的婆婆,如今晚上回家,和媳妇一人一台电脑,上网去。不过到了电视台放媳妇主持的节目,她一定要看,一天两次,连重播也不放过。“婆婆对我交关好啦,每天都要关照我喝牛奶,穿暖和点,当心冷,连我拿筷子都是她教的,以前我只会一只手拿一根,夹多少,掉多少,侬看现在多少活络。”她拿起两支笔比划着。
《三人麻辣烫》蜚声上海滩
魏丽十分爱看电视,尤其喜欢一档由在沪老外撑台面的综艺节目《OK新天地》,因为“可以看到许多外国朋友的表演,觉得很好玩” 。魏丽调皮地笑了,说自己生来就贪“玩”,嫌光看不过瘾,还想亲自去尝试一下。
斟字酌句地把自己想法告诉丈夫,没想到,丈夫张口就是“去做啥?还是好好呆在家里”,一票将此事否决。于是魏丽用上发嗲这一招,缠着丈夫不肯放:“我要去,我现在就要去报名,陪我去!”丈夫铁板面孔,依然不为所动。魏丽脚一跺,“那好,只要你陪我去电视台,我不认识路,你带我到那里就好!”丈夫拗不过她,就开车把她送到了电视台。
魏丽一个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