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世纪初期日本的中国文学史.pdf
2010 年6 月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Jun. ,2010
第29 卷第3 期 Joumal of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Vo l. 29 No.3
20 世纪初期日本的中国文学史
赵苗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北京 10∞89)
摘 要:中国文学史是20 世纪的学术产物,源于 19 世纪末的欧洲,兴盛于20 世纪初期的日本,至今仍
然是中国文学界关注的热点。论述了日本早期中国文学史产生的缘由、日本近代中国学科的建立与中囡文
学史的关系、日本早期文学史对于中国文学史观的确立及中国俗文学地位的提高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中国文学史
中图分类号: 1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α渺 -4970(2010)03 -∞86 -03
收稿日期: 2010 -02 -21
作者简介:赵苗(l971 -),女,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讲师,比较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
从事中国文学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研究。
文学史作为一门新的学科产生于 19 世纪下半期的欧
形、今略依泰西日本通行学校功课之种类,参以中学。
洲,当时西方文学史采用的是把文学创作活动及作品资料
1902 年张百熙主持颁布《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中也提到
与其他历史因素相联系的历史主义的文学史观。 19 世纪末
今略仿日本制,定为大纲,在京师大学堂设政治、文学、
日本从西方引人文学史的概念,尝试以西洋史学的方法
格致、农业、工艺、商务、医术七科,从此文学正式成为
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梳理与总结。 1882 年,时任日本驻英
七科之一。出于文学科教学的实际需要, 1904 年京师大
国外交官的末松谦澄,将他在英国发表的几次演讲稿进行
学堂和南方教会大学东吴大学的林传甲和黄人赶写出《中国
整理,题名《支那古文学略史》出版,这是日本首次出现以
文学史》教材,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两部文学史。林传甲、黄
中国文学史冠名的著作。从此,日本掀起了编写中国文
人的《中国文学史》均受到日本学者的启发,林传甲直言:
学史的热潮,大量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传甲斯编,将仿日本铿川种郎《中国文学史》之意成
焉。 [1]( 尚)黄人的《中国文学史》也明显受到太田善男的影
并集中于 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这段时间。这些文学史著作
不但在数量上蔚为壮观,在质量上也属一流,像古城贞吉、
响。此后谢元量、葛尊礼、顾实、曾毅、童行白、康碧成的中
侄川种郎、儿岛献吉郎、盐古温的中国文学史著作都堪称经
国文学史在编写体例、文学的分期上都曾受到日本中国文
典,他们对于中国本土文学史的开创、对于中国近代文学史
学史的影响。
观的形成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日本之所以在短时期内涌现如此众多的中国文学史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