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第一章题库.doc

《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第一章题库.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6.ACE 7.ACD 三、填空题: 1.编码 信息及传递途径 信息的反馈 2.技术性关系 非技术性关系 四、名词解释: 1.人际关系: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关系,反映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亲疏远近距离。 2.护患关系: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与病人之间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工作性、专业性、帮助性的人际关系。 3.人际沟通:指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简称沟通,又称为交往、交流等。 4.首因效应 :即日常生活中的第一印象或“先入为主”的效果,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首先对人的认知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5.晕轮效应:即人际关系中的光环效应,是人际交往中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印象后,以此来推测此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五、简答题: 1.人际关系的特征:人际关系的情感互动性;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状态,而这种心理距离状态是由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决定的。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精神及物质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及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交往双方的反映。 2.人际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觉察阶段;表面接触阶段;亲密互惠阶段。亲密互惠关系分为三个水平,合作水平;亲密水平;知交水平。 3.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及适用范围:主动-被动型,适用于昏迷、休克、全麻、有严重创伤及精神病的病人;指导-合作型,适于急性病病人;共同参与型,适于慢性病病人。 六、论述题:(答案要点) 1.促进护患关系的方法:①创造良好护患关系的气氛及环境;②与病人建立充分的信任关系;③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④为病人树立角色榜样;⑤健康的工作情绪,良好的工作热情。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1.本我 自我 超我 2.感觉运动期 前运思期 具体运思期 形式运思期 四、名词解释: 1.本我:人格中与生俱来的、最早的及最原始的部分,由思维、感觉、欲念构成,是生物性冲动及欲望的储存库,具有强大的非理性能量,处于潜意识的深层。 2.成长:是由于细胞的增殖及改变而产生的生理上的改变,使人体形体的增长及量的增加或改变。 3.发展:是人的生命过程中一种有顺序的、可以预测的功能及技巧的演变过程,包括心智、情绪、感情、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发展是学习的结果及成熟的标志,主要是人质方面的改变,一般不容易用量化的方法测量。 4.关键期:指个体成长中的某一阶段,其成熟程度恰好适合某种行为的发展,如失去此成长或发展的关键机会,以后则不容易发展此种行为,甚至永远无法弥补。 五、简答题: 1.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人格发展的主要时期及特点: 口欲期(0~1岁) 此时的性本能主要集中于口腔,儿童通过吸吮、吞咽、咀嚼等经口的活动来获得快乐与安全感。 肛欲期(1~3岁) 性本能主要集中于直肠与肛门。儿童的愉快感主要来自于排泄所带来的快感及自己对排泄的控制。 性蕾期(3~6岁) 此时的儿童喜欢触摸自己的性器官,为快感的主要来源,并会察觉到性别差异。 潜伏期(7~12岁) 此期性本能处于潜伏状态,主要集中于智力及身体的活动上。 生殖期(12岁以后) 此期性本能又回到生殖器。 2.皮亚杰智力发展学说中人的智力发展阶段:感觉运动期 前运思期 具体运思期 形式运思期 六、论述题:(答案要点) 1.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过程: 前习俗道德期,又称为道德他律期,为4~9岁的发展阶段,此阶段的儿童认为道德规则是绝对不变的真理,为避免处罚或得到奖励而遵守制度。可分为(1)处罚顺从期,一般4~6岁的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一般为6~9岁的阶段。 习俗道德期,有称道德循规期,一般为9~12岁的发展阶段,此其一个人的道德观念开始形成,在面对道德两难境地时,一般以社会习俗或规范为准则,行为动机主要为符合父母、家庭及社会的需要,能遵守社会道德及法规。可分为(1)人际协调阶段,一般为9~10岁的阶段。(2)遵从法规阶段,为10~12岁的阶段。 后习俗道德期,又称为道德自律期,一般为12岁以上的儿童,此期一个人已经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形成个人的道德理想及良心感,能全面地进行自我约束,由个人需要、团体利益的道德观念及原则。可分为(1)法制观念阶段,为12岁以上的发展阶段。(2)普遍道德原则阶段,为12岁以上的法制阶段。 2.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时期及特点: 婴儿期 一般为0~18个月,此期发展的危机与转机的关键是信任对不信任 幼儿期 指1~3岁的发展阶段,此期发展的危机与转机的关键是自主对羞愧及怀疑 学龄前期 指3~6岁的发展阶段,此期发展的危机与转机的关键是主动对内疚 学龄期 指6~12岁的发展阶段,此期发展的危机与转机的关键是勤奋对自卑 青春期 指12~18岁的发展阶段,此期发展的危机与转机的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