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木材缺陷识别 ----节子的识别
木材缺陷识别 ----节子的识别 06森工一班1组 成员:王娜、李芝茹、李双玉、李勇权、洪学乾、刘博、许仕杰 木材缺陷概述 木材缺陷是影响木材质量和等级的重要因素,也是木材检验的主要对象之一。掌握木材缺陷种类及其对材质的影响,对木材检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木材缺陷是指呈现在木材上,降低其质量、影响其使用的各种缺陷。如:节子、变色、腐朽、蛀孔、裂纹等。 节子是指包含在树干或主枝木质部的枝条部分,是树木生长过程中的正常生理现象,但在木材利用上是一大缺陷。 带有节子的树 节子的形成 节子是在树木生长期间形成的。当树干分出树枝后,树枝内的形成层和树干的形成层一样逐年分生,因枝桠和树干的生长条件不同而形成层分生结果也不一样。 节子在树木中很普遍、如右图: 一棵节子丛生的松树 节子的分类 ----按其质地与周围木材连生程度分类活节:由树木活枝条形成。与周围木材紧密连生,质地坚硬、构造正常死节:由树木死枝条形成,与周围木材大部或全部脱离,质地或软或硬 节子 活节 死节 节子分类 ----按节子材质分类健全节:是指节子材质完好,无腐朽现象。腐朽节:指本身已腐朽但未透入树干内部。漏节:节子不但腐朽,且腐朽深入木材内部 节子 健全节 腐朽节 漏节 实例演示:活节 正下方: 阔叶树活节实例 右方为 :针叶树活节实例 实例演示:死节 右图:较大的阔叶树死节 下图:针叶树死节 图为带有死节的树 节子实例分析 以上三个是活节,下面靠右侧的是漏节。 节子分析(针叶) 针叶树节子较多、活节死节夹杂出现,如右图所示:右侧的为活节、左侧的和中间的为死节。 节子分析(阔叶) 阔叶树活节在原木检验中一般不计,只考察死节和漏节。如右图:为一棵年轻的白桦,靠右侧有一个活节。 相关知识渗透 ----节子的检量与评定 节子包括活节、死节。腐朽节、漏节,其中腐朽节按死节计算。 具体检量方法:用最大节子尺寸与检尺径相比的百分率表示。(相应等级查阅具体材质规定) 如右图: 可量节子与树干纵长 轴垂直 的最大尺寸,单位(mm). 相关知识渗透 ----节子个数统计原则 在检尺长范围内,任意选择节子个数最多的1m中查定。 节子不足30mm的不计(漏节除外)。 跨在交界线1m上不足1/2的不计。 检尺长终止线上和断面上节子不计。 阔叶树活节不计。 (如右图中活节不计) 照片采集:李双玉 李勇权 李芝茹 王娜 整理资料: 刘博 洪学乾 许仕杰幻灯片制作:李芝茹 王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建铁路西南线峡河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
- 新新手录音的详细图解.doc
- 新广源LOGO设计方案.ppt
- 新新概念带给我的听力灵感.doc
- 新开工项目信息登记表- 常熟市新开工项目管理联动机制信息表.doc
- 新新浪微博:与Twitter必有一战.doc
- 新时代职业人行为规范.ppt
- 新新员工培训--业务.ppt
- 新材料作文题型及审题指导 -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
- 新旧版《西游记》大比拼.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