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外科基本知识及解答2013版
1. 头皮分几层? 头皮是覆盖于颅骨之外的软组织,在解剖学上可分为五层: 皮层:较身体其他部位的厚而致密,含有大量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外伤时出血多,但愈后较快。 皮下层:由脂肪和粗大而垂直的纤维束构成,与皮肤层和帽状腱膜层均由短纤维紧密相连,是结合成头皮的关键,并富含血管神经。 帽状腱膜层:帽状腱膜层为覆盖于颅顶上部的大片腱膜结构,前连于额肌,后连于枕肌,且坚韧有张力。 腱膜下层:由纤细而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 。 腱膜下间隙:是位于帽状腱膜与颅骨外膜之间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此间隙范围较广,前置眶上缘,后达上项线。头皮借此层与颅骨外膜疏松连接,故移动性大,头皮撕裂多沿此层。腱膜下间隙出血或化脓时 ,血液可沿此间隙蔓延。此间隙内的静脉可经若干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颅内的硬脑膜窦相通,因此,此间隙内的感染可经上述途径继发颅骨骨髓炎或向颅内扩撒。所以该间隙被称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骨膜层:紧贴颅骨外板,可自颅骨表面剥离。共23块.脑颅:8块,构成颅腔;面颅:15块,构成面部支架. 另外有3对听小骨位于颞骨内。脑颅位后上方,略呈卵圆形,内为颅腔,容纳脑。面位于前下方,形成面部的基本轮廓,并参与构成眼眶、鼻腔和口腔。 图示:1、顶骨 2、冠状缝 3、蝶骨 4、泪骨 5、上颌骨(额骨、牙槽突) 6、颧骨 7、枕骨(枕外隆凸) 8、人字缝 9、颞骨(鲮骨、颧突、外耳道、乳突)(1)脑颅骨:成对的:顶骨,颞骨;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枕骨. 记忆口诀:蝴蝶展翅底中坐,后枕前筛前上额;一块顶骨顶中央,两块颞骨嵌两侧. (2)面颅骨:成对的:上颌骨,腭骨,颧骨,泪骨,下鼻甲,鼻骨;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舌骨.记忆口诀:鼻上泪,颧甲腭;不成对,犁下舌. (3)颅的整体观: 顶面观: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 后面观:乳突,枕外隆突,上项线 颅底内面观:颅前窝:鸡冠,筛孔,筛板.颅中窝:垂体窝,视神经管,颈动脉沟,破裂孔,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三叉神经压迹.颅后窝:枕骨大孔,舌下神经管内口,枕内隆突,横窦沟,乙状窦沟,颈静脉孔,内耳门. 颅底外面观:由前向后:骨腭,牙槽弓,鼻后孔,犁骨,切牙孔,腭大孔,卵圆孔,棘孔,下颌窝,关节结节,破裂孔,颈静脉窝及孔,枕骨大孔,枕髁,茎突,乳突,枕外隆突,茎乳孔. 颅侧面观:外耳门,颧弓,颞窝(颧弓上方),颞下窝(颧弓下方),翼区,翼上颌裂,翼腭窝(上颌骨体,蝶骨翼突,腭骨间).翼腭窝的交通:向前经眶下裂通眶腔;向后上经圆孔通颅中窝;向后经翼管通颅底外面破裂孔;向外经翼上颌裂通颞下窝;向内经蝶腭孔通鼻腔;向下经翼腭管,腭大孔通口腔. 前面观:眶:眶上孔(眶上切迹);眶下孔/裂/沟/管;泪囊窝,泪腺窝.骨性鼻腔:前:梨状孔;后:鼻后孔;中:骨性鼻中隔;外侧壁:上,中,下鼻甲及鼻道;鼻旁窦:额窦位于额骨眉弓深面,开口于中鼻道前部(筛漏斗).筛窦位于筛骨迷路内,分前,中,后三群,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开口于蝶筛隐窝.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开口于中鼻道.分为大脑,小脑,脑干间脑,中脑,延脑。的流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两个侧脑室脉络丛最丰富,产生的脑脊液最多,这些脑脊液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再经中脑导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各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都汇至第四脑室并经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腔。最后经矢状窦旁的蛛网膜颗粒将脑脊液回渗到上矢状窦,使脑脊液回流至静脉系统。脑脊液的回流(或吸收)主要取决于颅内静脉压和脑脊液的压力差以及血脑屏障间的有效胶体渗透压。脑和脊髓的血管、神经周围间隙和室管膜也参与脑脊液的吸收。12 对颅神经的名称?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及副舌下完。
8. 主要脑供血血管有哪几条?人脑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在安静状态下仅占体重2%的脑,大约需要全身供血总量的20%左右,所以脑组织对血液供应的依性很强,对缺氧十分敏感。脑血管的特点:动脉壁较薄;静脉壁缺乏平滑肌、无瓣膜,静脉不与动脉伴行,形成独特的硬脑膜窦,血液与神经元间有血脑屏障,此屏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正常的脑功能依于通过致密的血管网不断的运输充足的氧气和营养。脑、脸和头皮的血液主要由二组血管来供应:即双侧的颈动脉系统和椎动脉系统。脑组织由四条大动脉供血,即左右两条颈内动脉构成的颈内动脉系统和左右两条椎动脉构成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部血液供应量约80%-90%来自颈内动脉系统,10-20%来自椎-基底动脉系统。
功能:控制身体平衡和眼球运动,功能与前庭器官相关
临床:平衡失调综合症,不能站立
反射:前庭器官-前庭核-前庭小脑-前庭核-脊髓运动神经元-肌肉
前庭小脑由绒球小结叶构成,切除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