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熟语的常见类型课件
考点二 正确使用熟语 课案1 熟语的常见类型 考点透析 学习目标 典题在线 技法盘点 学习目标 1.了解熟语的常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2.初步熟悉高考熟语考查命题形式和基本应试技法。 考点透析 熟语的常见类型 熟语是指汉语中所有常见的固定词组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是词汇的一部分,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熟 语从构成上讲,相对稳定,不能随意变动,有时不能用一般的构成法来分析;从意义上讲,文约意丰,有的形象生动,有的朴实无华而寓意深广。 1.成语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短语,一般由四字构成。成语有如下特点:结构相对固定性;意义的整体性;时间和空间的习用性;形成的历史性等。 成语的使用考查难度大,多涉及学生成语学习中的盲点和误区,如“不刊之论”“差强人意”“万人空巷”“首当其冲”“洗心革面”“想入非非”等就很具有迷惑性。 2.谚语 谚语也叫“俚语”“俗语”“俗话”,是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句,简练通俗,意思完整。它与成语的区别是:成语大部分是书面语,谚语是口头俗语;成语一般作句子成分,谚语是完整句子;成语形式比较固定,谚语较为灵活,容许某些改变,如:“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或作“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或作“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谚语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①交友处世类,如“君子之交淡 如水”;②劝学类,如“活到老,学到老”;③军事类,如“三十六计,走为上计”;④民俗类,如“入庙烧香,入乡随俗”;⑤卫生健康类,如“两头净,不生病”;⑥道德情操类,如“人穷志不短”;⑦行为规范类,如“一失足成千古恨”;⑧世态人情类,如“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⑨善恶美丑类,如“恶有恶报,善有善报”;⑩自然气象类,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 千里”。 3.歇后语 歇后语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一部分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部分,“歇”去后部分,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义,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可分两大类:①会意型,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②谐音型,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4.惯用语 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字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如: 唱高调: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 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 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出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罪行。 我们在使用惯用语时,应该注意辨析它的意义,弄清它的感情色彩。“磨洋工”和“泡蘑菇”意思很相近,一个偏重指工作时拖延时间,懒散拖沓;一个指故意纠缠而拖延时间。在“你快说去不去,别泡蘑菇了”这句话里,就不能把“泡蘑菇”换成“磨洋工”。惯用语带有贬义的比较多,讽刺意味比较浓,使用时要分清对象。“放冷箭”“顺竿爬”之类的词,只能用在反面事物或否定的事物上;“打头阵”“唱主角”就不一定有贬义意味。此外,一些方言色彩过浓、不为多数人接受的最好少用或不用。 典题在线 解析:A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项,“推托”指借故拒绝。使用正确。B项,“不只”是连词,表示不但、不仅。此处应用“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C项,“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此处应用“不温不火”。D项,“大而化之”形容做事情疏忽大意,马马虎虎。此处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解析:D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项,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B项,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C项,外圆内方:指人外表随和,内心却很严正。D项,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对象使用错误。 技法盘点 辨析使用成语“十看” 1.看成语的语义。对一些不常见的成语,切忌望文生义,很多时候,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如: 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文不加点”的意思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这里的“点”是“涂上一点,表示删去”的意思。此句中理解为“文章不加标点”,显然错误。再如: 这孩子简直是卖狗皮膏药的,天天粘在人身边寸步不离。 “卖狗皮膏药”指用漂亮的空话骗人,而不是“缠人”的意思。 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还有:“万人空巷”“炙手可热”“首当其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层进式议论文构思训练教案.doc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课件.ppt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常见易错字课件.ppt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常见易混字辨析课件.ppt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得体学案(一).doc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_unit5.pptx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unit1.ppt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unit3.ppt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unit2.ppt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unit4.ppt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小阅读(论述类)课件.ppt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理清文章思路提升解题能力教案.doc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课件.ppt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课件.ppt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课件.ppt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学案.doc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理解句式、翻译句子、断句课件.ppt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课件.ppt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理解并翻译句子学案.doc
-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学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