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美战略妥协与东亚安全秩序构建.pdf
中美战略妥协与东亚安全秩序构建
中 l战暗妥协岛东豆妥令秩芬份爱*
韦宗友
摘要:自 1972 年中美战略和解以来的东亚安全秩序是一种陆海分离型
的安全秩序,即中国在东亚大陆占据优势,美国则维持了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海上
霸权。随着冷战的结束,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力的上升和中国逐渐由传统的
陆权大国向陆海复合型国家转型,这种陆海分离型秩序的内在缺陷日益显露,并
面临一系列挑战。本文提出,只有中美之间达成类似于 1972 年尼克松访华的第
二次战略妥协,实现,陆海复合型大国中国与海权大国美国的和平共处,完成东亚
安全秩序由陆海分离型向陆海融合型的和平转型,东亚地区才能真正迎
来和平的地理学。
关键词:中美关系 战略妥协 东亚安全安全秩序
中图分类号: 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 1005-4812(2014)04-0043-56
近年来,东亚安全秩序出现了一系列震荡,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担忧。在东
亚地区,为什么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和交往未能消解国家间的战略猜忌和不信
任,未能阻止中美之间及中国与邻国之间的安全竞争?本文尝试从东亚安全秩序
的特点人手,分析东亚安全秩序的内在缺陷,在此基础上探究东亚权力转移、地
区领导权竞争、领海纠纷以及美国不恰当的战略应对造成地区秩序的消极影响,
并进而提出通过中美之间的第二次战略妥协,构建东亚陆海融合型安全秩序的地
区秩序新主张。
-、东亚陆海分离型安全秩序及其缺陷
自 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以来,东亚安全秩序
一直基于两大支柱之上:在东亚大陆,中美之间结束了剑拔弩张的冷战敌对状态,
.本文是作者主持的 2014 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美国印太地区安全布局困境及中国应对
之策研究 (项目批准号: 14BGJ049) 的阶段性成果;本文同时受到上海外国语大学政治学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资助(项目号: 2013GXYL江ZZXGG ),特此致谢。
43
国际观察 2014 年第4 期
实现了战略和解;在东亚沿海地区,美国则通过在 50 年代初期构筑的双边军事
联盟体系,维护美国盟国的安全,确保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海上霸权。这种陆上的
中美战略和解与海上的美国霸权,成为东亚安全秩序的两大支柱,也是东亚安全
秩序有别于欧洲的一大显著特点。①不过,这种陆海分离型安全体系,也有着自
身内在的缺陷。第一,中国在东亚大陆的陆上优势与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海上优势,
是两套彼此独立的体系,并没有相互融合。东亚一直缺乏一套涵盖东亚大陆及沿
海国家的一体化的集体安全体系。第二,美国构筑的双边联盟体系在成立之初就
具有遏制、防范中国的战略意图。尽管在中美战略和解后,这一联盟体系将苏联
视为最主要威胁和防范对象,但其防范中国的战略功能并没有彻底消失。相反,
随着东亚安全环境和中美关系的变化,它随时都有可能将矛头再次指向中国。第
三,中美之间的战略和解并非基于共同价值观或意识形态的亲近,而是出于共同
反苏的战略利益需要,是一种机会主义的或同床异梦型的利益结合,缺乏牢固的
基础。一旦反苏的共同利益不复存在,那么这种机会主义的结合随时都有可能分
道扬镰,甚至引发新一轮中美对抗。②第四,随着中国逐渐由陆权国家向陆海复
合型国家演进,中美之间如何共处将成为问题。③
东亚安全秩序的内在缺陷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暴露无遗。首先,苏联解体使得
中美战略和解的战略基础发生了动摇。在失去苏联这一共同威胁后,中国在美国
眼中的战略地位大大下降,与此同时,中美之间在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取
向及历史文化的差异甚至对立则凸显出来。在历史终结论的裹挟之下,坚守
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被美国及西方视为需要改造和演变的异类,中美之间的
战略互信大大降低了。
其次,在苏联解体,东亚安全环境发生巨变,中美战略和解失去根基的背景
下,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军事联盟体系防范中国的潜在战略功能被重新激
活,它甚至成为联盟存续的粘合剂。冷战结束初期,随着苏联威胁的消失,无论
在美国国内还是在东亚地区,都出现了减少美国东亚军事存在、削减乃至关闭美
国军事基地的呼声,一些人甚至怀疑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