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律行为效力本原的构造主义分析.pdf
法律行为效力本原的构造主义分析
口 吕凌燕 ,王维静
(1冲 国地质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2.厦门大学 法学院,福建 厦门361005)
[摘 要 ]法律行为效力的本原问题长期以来都是 民法学界争论的焦点,在围绕这一问题的论争中产生了以
意思说 、信赖说和法律规范说为代表的诸种理论学说 。但这些理论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构造主义是心理学上
一 个重要的理论 。其分析问题的方法是哲学中 “整体与局部”关系理论在方法论上的具体体现 ,具有一定的普适
性。相比而言。运用构造主义在研究和分析法律行为效力本原问题上具有客观性和全面性的优势。通过对法律
行为的构造主义分析 。可知法律行为效力的产生是行为主体意志与社会意志相互作用的结果 .亦即其效力的本
原在于行为主体意志与社会意志的结合。
[关键词 ]构造主义;法律行为;意思自治
[DOI编号]10.14180/j.cnki.1004—0544.2016.09.016
[中图分类号 ]D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544(2016)O9一o083—06
法律行为是民法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法律行为 够为实践中认定各种形式法律行为的效力状况提供具
效力 的本原是法律行为产生效力的基础 ,它要解决的 有可操作性的判断标准。唯有如此,才能体现讨论这一
问题是法律行为效力的理由、根源或来源。[r我们认 问题的真正价值。
为 ,探讨法律行为效力的本原应立足两个基本原则:第
一 . 意思 自治原则 ,它要求个人应当享有相对于法律可 Ⅱ法律行为效力本原的诸种理论及评析
能性和事实可能性最高程度的自由来做其愿意实施的 学界在围绕法律行为效力本原问题的长期论争
民事行为;[2]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 ,而意思 中,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意思说、信赖说和法律规范说
表示的价值取向又是意思 自治 .故法律行为的真正意 三种传统学说 。而这三种学说却都存在明显的缺陷。后
义即在于意思 自治。同时,该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准则, 继学者们在对这三种学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折
被称为 “民法的灵魂”.尽管随着民法理念由近代 “形式 衷 ,发展出“二元模式”理论,但也并未实现法律行为效
正义”向现代 “实质正义”过渡 .跚意思 自治原则及其主 力本源问题的完整解析。
要表现形式的契约 自由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但其 1.1法律行为效力本原的传统学说解析
作为 “民法的灵魂”的这一事实仍未改变。_4]法律行为 1.1.1意思说。意思说渊源于近代的古典 自然法理
制度作为民法的核心制度之一 ,应集 中体现意思 自治 论中的意志决定论 ,_5认为意思在契约等法律行为的
精神。因此 ,在探讨法律行为效力本原时,应始终贯穿 形成中起支配性地位 ,对于法律行为的效力具有决定
并体现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二,实践应用性原则, 性意义 ,而表示不过是意思的证明和通知,即便表示要
任何理论或分析方法都应对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性 件欠缺 ,也不影响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该学说以萨
意义,否则,即便其论证与逻辑结构再完善,其价值性 维尼、温德沙伊德和齐特尔曼等为代表 ,盛行于 18世
也难 以得到实现。因而,在解析 “法律行为效力本原” 纪到 19世纪.并在当时德国的民法学界中占据主导地
时。分析过程不仅需要有缜密的逻辑性 ,更需要结论能 位。 该学说尊重社会成员对于私法关系 自律行为的
基金 项 目:国土 资源部 国土法律评价 工程 重点实验 室开放基 金项 目(CUGFP一 1602)。
作 者简介 :吕凌燕 (1979__),女 ,河 南禹州人 ,博士 ,中国地质 大学 (武汉 )公共 管理 学院副教授 ;王 维静 (1986__)男,山东
莱西人 ,厦 门大学法 学院博 士生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