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世纪学校.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阅读-新世纪学校.PDF

序 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 确指出:“许多国家都把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看成是21世纪竞争成 功的关键。为适应世界潮流,迎接下一世纪的挑战,普及科学文化教育, 将人们导入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 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环节。”《意 见》还指出:“要把提高全民科技素质,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作为科普工作的中心任务。”1998年 6 月 1日江泽民同志在接见部分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时指出:“科技 界应该编一些介绍世界著名科学家和各种科学发现、技术创新的书籍, 以利于向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人普及科学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 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知识经济时代已初见端倪,今天的青少年学生, 到21世纪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提高 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深远的战 略意义。为此,党和国家一直把青少年作为普及科学技术的重点对象, 组织力量,采取措施,从各方面给他们以培养和教育。 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是人类科学文化素质的 3个基本方 面,也是推进科普工作的主要内容。科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科学思想 的指导和规范,也离不开科学方法的运用与创新,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 法的铸成又总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它们三者在内容和形成源流上有着 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整部科学史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所 以,我们不仅要努力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知识水平,而且还要加强对青少 年进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教育,只有如此才能全面地提高他们的科 学文化素质,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 展战略,培养跨世纪人才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世界科技英才录》这套书作为贯彻实施上海市在青少年中进行科 学思想、科学方法普及工作方案的一项实际行动,力求体现方案的要求, 把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在他们科技研究实践中创造出杰出科学贡献的奋 斗事迹和贯穿其间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介绍给广大青少年 读者。希望书中动人心弦、激励奋进的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能对大家 有所启迪和教育,成为广大青少年取之不尽的科学精神食粮:帮助他们 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热情 与责任感,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处理和解决学习、工 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和提高科学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我们在本书中以科学家的科技实践活动和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作 为载体,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介绍与阐发。希望我们 的青少年读者不仅可以从中得到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陶冶 和教育,还能从中外古今杰出科学家身上具体地感受到他们“献身、创 新、求真、求实”和“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勤 于思考、勇于实践,精于思考、善于实践,求贤爱才、协作前进”的优 秀品质,这对广大青少年树立科学救国、科学兴国的理想与抱负,培养 高尚的科学文化素养定会产生更实际的影响。 本书共分4卷,第 1卷为“科学精神卷”,第 2卷为“科学思想卷”, 第3卷为“科学方法卷”,第4卷为“技术发明卷”。科学精神虽也可 作为科学思想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它是杰出科学家坚持开创性科技实践 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十分重要,所以我们把它专集为一卷,并列于 首卷。技术发明是科学发现与一定技术创造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发现 的创造性运用,也是科学成就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一环,也十分重 要,为此我们也将它单独作为一卷。每卷含50余篇文章,每篇文章均介 绍与阐述一位著名科学家在相应方面的成功经验与突出贡献,在时空上 扩及古今中外,在学科上涉及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 其他技术领域。为便于读者阅读与加深了解,各卷首有一篇阐述全书主 题内容的综合性、导读性的前言;每篇均附有所介绍科学家的头像、生 平及其主要科学贡献的简介。编写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与生动性、 通俗性的统一。 本书由袁运开、王顺义担任主编;王顺义、盛根玉、陈敬全、王顺 义分别担任第1卷、第2卷、第3卷与第4卷的分卷主编。参加编写的 除上列同志外,还有朱新轩、王一川、张沁源、李啸虎、陈建国、徐毅 毅、陈蓉霞、周瀚光、李旭辉、曾抗、陈志夏、王贻梁、张帆、赵赋、 傅海辉、王新、王勇、孙中锋等,他们大都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正副教授 和研究生,个别成员则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与中国纺织大学。大家都怀着 强烈的责任感,力求把本书编写好。但以青少年读者为对象,按上述编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