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02.古今词义的异同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古代汉语同义词的辨析 1、什么是同义词? 同义词是指语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 意义相同的叫等义词;相近的叫近义词。 等义词一般在对偶句、异文材料或避讳时用。如: (1)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陶渊明诗) (2)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荀子·劝学) 强自取折,柔自取束。(《大戴礼记》引) (3) 楚——荆(秦) 民——人(唐) 邦——国(汉) 治——理(唐) 恒——常(汉) 元——玄(清) 世——代(唐) 启——开(汉) 2、同义词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所指对象有别: 肌、肉:“肌”指人的肉,不能指称禽兽的肉。“肉”指禽兽的肉。除非“骨肉”连用,肉一般不指人肉。 皮、肤、革:“皮”、“革”,指兽皮,带毛的叫“皮”,去毛的叫“革”;“肤”是人皮的专称。在古代,“皮”、“革”不指人的皮肤,只有在骂人时才说“食其肉,寝其皮”。这是把对方当禽兽看待了。 (2)范围、程度有别 树木:在“树木”这个意义上相同,但其范围不同。“树”仅指树;“木”则可指木材、木制品或与树木有关的东西。如: a. 行将就木(棺材) b. 魏其,大将了,衣赭衣,关三木。(刑具) c.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叶) 饥、饿:在“吃不饱”上同义,但程度有差别,“饥”是没有足够的东西吃;“饿”是完全没有东西吃,饿坏了的意思。同样的还有“疾”、“病‘,‘疾”指一般的病,“病”指因受伤、害病、挨饿等而病得很重。 (3)感情色彩不同 弑、杀、诛:都有“杀”义。但“弑”一般指下杀上,含有对杀人者谴责之义;“诛”,指杀有罪之人,含有对被杀者的贬斥之义;“杀”,中性词。 周、比:结成朋友,关系亲近,但“周”是褒义词,“比”是贬义词,《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后代二者合用,意义相当于“比”,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 (4)语法功能上的差异 耻、辱:用作动词时,“耻”一般是意动用法,“辱”一般为使动用法。 a. 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b. 臣辱戎士。《左传·成公二年》 畏、惧:“畏”多用作及物动词,“惧”多用作不及物动词;惧用作及物动词时,往往是使动词用法,畏字很少有使动用法。畏有敬服的意思;惧没有这个意义。 * * 二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汉语词汇的基本特点 以单音词为主 母亲 母 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古汉语中一般用单音词来表达: 《左传·隐公元年》:“爱其母。” 贫穷 贫 荀子《天论》:“天不能使之贫。” 而且 且 《愚公移山》:“且焉置土石?” 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古汉语中常常是两个单音词: 贪婪 《楚辞·离骚》注:”爱财曰贪,爱食曰婪。” 婴儿 《玉篇》:“男曰儿,女曰婴。” 糟粕 《释名》:“酒滓曰糟,浮米曰粕。” 一、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 不要误将古汉语中的两个单音词当作现代的双音词: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老师费财,亦无益也。” 《〈张中丞传〉后叙》:“不能通知二父志。” 《韩非子·五蠹》:“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商君书·更法》:“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 二、古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复合双音词: 并列式 社稷 干戈 偏正式 布衣 黔首 支配式 执事 稽首 主谓式 御用 夏至 加缀双音词: 加前缀 有夏 阿姊 加后缀 率尔 蔼如 指军队出征日久而疲惫 八尺为寻;倍寻为常。 几种特殊的双音词: 1、叠音词(重言) 由两个相同的音节构成的双音词。主要用来描摹声音或性状,是一种单纯词。 关关 《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霍霍 《木兰诗》:“磨刀霍霍向猪羊。” 洋洋 姗姗 洋洋得意 喜气洋洋 姗姗来迟 2、联绵词(联绵字、连语) 由两个音节组合在一起表达一个含义,不能分开解释的词。是一种单纯词。 双 声 联 绵 词: 叠 韵 联 绵 词: 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参差(cēncī) 倜傥(tìtǎng) 蹉跎(cuōtuó) 依稀(yīxī) 跋扈(báhù) 浩荡(hàodàng) 联绵词不能望文生训地分开解释: 犹豫 《颜氏家训》:“《说文》云:陇西谓犬子为犹。吾以为人将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如此往返……故称犹豫。” 《礼记》孔颖达疏:“犹,兽名,玃属;豫,亦是兽名,象属。此二兽皆进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谓之犹豫。” 犹与 容与 夷犹 望洋 《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望阳 望羊 茫洋 盳羊 狼狈 《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 李密《陈情表》:“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狼狈不堪 狼跋——狼贝——狼狈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