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一个种群由400只鸟组成,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有40只、Aa的个体有160只、aa的个体有200只。 该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是多少? A 40% B 50% C 60% D 70%; 如果有40只基因型为aa的鸟迁出,40只基因型为AA的鸟迁入,请问新群体中基因a的频率将是多少? A 40% B 50% C 60% D 70%; √ √ 基因迁移对种群基因频率产生什么影响? 每朵花都有机会接受到种群中其它花的花粉吗? 遗传漂变对种群的基因频率产生什么影响? 假如有两个种群的个体全部表现显性性状(AA或Aa),甲种群有10个个体,乙种群有1000个个体,两个种群的a的基因频率都为5%。 两个种群中都有一个携带隐性基因a的个体死亡了,且没有留下后代。那么:甲、乙两种群在这个个体死亡后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多少? ①突变 ②基因迁移 ③遗传漂变 ④非随机交配 ⑤自然选择 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 种群 地理隔离 小种群 自然选择 生殖隔离 新物种 发生改变基因频率 (由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变异) 物种形成的关键 五、 物种的形成 1、渐进的物种形成(异地的物种形成) 2、同地的物种形成(四倍体植株的形成) 下图是一个假想的情境,可以帮助你想象和思考。 在一个山谷中,有一个鼠种群在“快乐”地生活着。雌鼠和雄鼠之间可以自由交配,繁衍后代。后来山洪爆发了,山谷中形成了一条汹涌的大河。鼠种群的个体,一半在河这边,一半在河那边。就这样过了几千年。 后来,河流干涸了,两个鼠种群又会合在一起。它们发现彼此大不相同。它们之间还能自由交配吗? 生殖隔离:不同种群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如东北虎和华南虎 地理隔离 原种 新种2 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变异1 变异2 变异类型2 变异类型1 新种1 自然 选择2 自然 选择1 生殖隔离 异地的物种形成 物种的形成:物种形成的方式有多种,经过长期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比较常见的方式(即异地物种形成)。 如大雁的后代形成麻鸭和孚鸭。 麻鸭(左)和孚鸭(右)都是大雁的后代,由于长期地理隔离而没有相互交配,没有基因交流,形成了生殖隔离,现在即使人为让它们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了。也就是说,它们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了。 华南虎 东北虎 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过程图解 物种的形成都需要地理隔离吗? 这个新物种是在亲本物种所在地区产生的,即所谓同地物种形成。 如: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 二倍体 有丝分裂被抑制 四倍体 含2个染色体组的配子 四倍体 减数分裂异常 含2个染色体组的配子 自交 自交 减数分裂 新物种 同地的物种形成 物种丙 同地的物种形成 这种物种会是几倍体? 物种甲 物种乙 × 不育杂种 染色体加倍 异地的物种形成与同地的物种形成比较, 哪种方式所经历的时间短? 基因A的频率为p 基因a的频率为q 假设在一个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 基因A的频率为p 基因a的频率为q 则:p+q=1 由这对等位基因 构成的基因型为 AA Aa aa 个体数 d h r (d+h+r=N) 则: AA基因型频率D(AA)=d/N Aa 基因型频率H(Aa)=h/N aa基因型频率R(aa)=r/N p=(2d+h)/2N=d/N+1/2*h/N=D+1/2H 即:A的基因频率等于AA的基因型频率+1/2Aa的基因型频率 q=(2r+h)/2N=r/N+1/2*h/N=R+1/2H 即:a的基因频率等于aa的基因型频率+1/2Aa的基因型频率 桦尺蠖选择 浅色 > 深色 栖息环境浅色 栖息环境深色 s基因频率95% S基因频率95% 自然选择导致适应 浅色 < 深色 异地物种的形成 种群 地理隔离 小种群 自然选择 生殖隔离 新物种 发生改变基因频率 (有突变和重组产生变异) 物种形成的关键 经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 同地物种的形成(多倍体育种) 印度洋南部科格伦岛岛上的昆虫的翅的特点 原始 昆虫 有翅 力大 有翅 力小 无翅 大风 大浪 有翅 力大 生存 生存 √ √ × 无翅 遗传变异 自然选择 适者生存 不适者淘汰 探究活动 现在我们用数学方法来讨论一下桦尺蠖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1870年桦尺蠖的基因型频率为SS 10% ; Ss 20%; ss 70%,在树干变黑这一环境条件下假如树干变黑不利于浅色桦尺蠖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以后的几年内,桦尺蠖种群每年的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是多少呢? 第1年 第2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0章挤压与拉拔工艺总9.ppt
- 第10章模板匹配与模式识别.ppt
- 第04章补体系统用.ppt
- 第10讲动态多态性虚函数.ppt
- 空间统计量空间指数计算、点模式分析.ppt
- 第1+3章绪论+药效学1总论1.ppt
- 第12章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ppt
- 第12章dna的复制与转录01.ppt
- 第12章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临床1246班.ppt
- 第114章抗原提呈与固有免疫应答.ppt
- 2010-2023历年四川省崇州市桤泉镇思源学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x
- 收费站内部培训.pptx
- 2010-2023历年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带解析).docx
- 2010-2023历年四川省凉山州年中考数学试题.docx
- 收费站站务管理规范与优化方案.pptx
- 2010-2023历年四川省乐山市高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英语卷.docx
- 收银员售票培训.pptx
- 收银员培训教程.pptx
- 2010-2023历年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初三毕业调研考试英语试卷(带解析).docx
- 2010-2023历年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九年级毕业会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带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