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识源2015六年级语文下册 17《失根的兰花》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失根的兰花》
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本文以“失根的兰花”为题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在本文中所寄托的爱国情感。
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自主 合作 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重点、难点:
了解本文题目的深刻含义,把握文章的主旨。
能品味文章的语言,朗读重点句子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
仿造比喻句,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朗读,掌握字词。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讨论、练习法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听一听,激情导入(播放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同学们,对于离乡背井的人们来说,剪不断、理还乱的,无疑是那悠悠的乡思和绵绵的乡愁。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不着一个“愁”字,却道出了写不尽的乡愁;台湾诗人余光中以《乡愁》为题,反复咏唱,直抒胸臆,也还是那化不开的两个字:乡愁。
台湾作家陈之藩在《失根的兰花》中就表现了这种刻骨铭心的思乡爱国的情感,读来令人动容。????(兰花为背景,多媒体出示题目)
(二)读一读,整体感知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语调舒缓、沉郁)。?
读读写写
出示字词,注意字词的形、音、义。
学生读读写写,并辨析生字。屏幕出示答案。
生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出示问题: 文章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只要能抓住主要内容——思乡爱国,语句较完整,就应予以肯定。)
教师评价总结:(屏幕出示:文章通过作者看花而引起的对自己经历的回顾,抒写了自己漂泊异乡之苦,表达了作者深沉真挚的思乡爱国之情。)
请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作者这种感情的段落——结尾一段,齐读。
自己挑选几个段落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
指名学生朗读,评价。
(三)议一议,题目含义
过渡:陈之藩为了他所献身的事业半生漂泊奔波于异域他乡,但“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国的牵念,又怎能释怀!那种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跃然于纸上,感情如此强烈真挚,怎不令人感动!同学们,让我们荡起理解的双桨,一起进入作者思乡爱国的情感之河!
快速读课文,多媒体大屏幕展示思考问题:
作者少年离家时与到美国后的感受有何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请从文中找到一个字,围绕这个字来概括)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讨论。
提问,评析。出示参考答案:
作者十几岁离开家,从未因见到与故乡相同或不同的事物而想起过家,从未感觉伤感:“到处可以为家”;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白天的生活中,不爱看与家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到处均不可以为家”。
这个字是“根”。未出国门是“有根”,离开国门即成了“失根的兰花”了。
学生读课文第段,
多媒体出示:郑思肖简介及其所画的连根带叶飘于空中的兰花。
文章至此点题,多媒体出示:“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自行枯萎了。”
教师补充有关兰花的资料:(多媒体展示)
气若兰兮长不改,志若兰兮终不移。???—— 孔??子
为草当作兰,幽兰香飘远。???????????—— 李??白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张学良
幽兰在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陈毅
兰花词汇:兰友——良友??????兰心蕙性——喻女子善良贤淑。
兰芳石坚——喻高风亮节。芝兰玉树——喻才貌出众、资质纯美之人。
大屏幕出示:
请思考:题目“失根的兰花”中“兰花”指什么?“失根的兰花”又是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提问,回答。
屏幕出示答案:
明确:作者托物言志,以历史故事破题,表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素质。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郑思肖画兰的历史故事,以“根”喻故土,以“兰花”喻作者本人,以“失根的兰花”比喻身处异国的炎黄子孙及其悲哀的处境。
(四)品一品,语言意蕴
师讲述:到现在,我们已进入文章的核心,经过刚才的合作探究,触摸到了文章的脉搏;但我们还不能完全清晰的窥见文章精神的全貌。下面,请同学们把句子作为研究对象,看看有哪些句子你还不甚明白?划出来, 同桌讨论。
学生可能会划的句子:(多媒体出示)
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落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家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
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肃静墓庐,把它点缀得美丽了。
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
(讲课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妙趣横生的太空生活》(感知交流)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
- 2017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自读感悟)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
- 2017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蝴蝶的家》(分段讲解)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
- 2017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分段讲解)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
- 2017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别踩了这朵花》同步练习(无答案) 冀教版.doc
- 2017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再寄小读者》(自读自悟)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
- 2017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只拣儿童多处行》(交流感悟)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
- 2017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天窗》教材解析 冀教版.doc
- 2017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30课《大舞台》同步练习(无答案) 冀教版.doc
- 2017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30课《大舞台》(品读感悟)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
- 金识源2015六年级语文下册 26《鹤群翔空》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金识源2015六年级语文下册 24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金识源2015六年级语文下册 28《马》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金识源2015六年级语文下册 24 短文两篇《两小儿辩日》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金识源2015六年级语文下册 18《木兰诗》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陕西省石泉县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Section B(1a-1e)教案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doc
- 高中生物 专题6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doc
- 高中生物 专题6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课题2 胡萝卜素的提取(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doc
- 高中生物 专题6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课题2 胡萝卜素的提取(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doc
- 高中生物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5.3 人类遗传病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