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夏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第10课《游褒禅山记》学案(三)新人教版必修2
游褒禅山记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 课 题 游褒禅山记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三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学习、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明白其借鉴意义。 1学习“即事明理”的写法,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研习第三段 。 方 法 1.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进行点拨、解难。
2.通过学生合作讨论,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作者“有志”“尽吾志”的观点。
3.重视诵读,落实背诵要求,联系学习过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温故知新。 学生分小组合作,翻译段,解决段的文言字词句,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教师点拨。
3.课文第三段掌握下列词句
往往有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夷以近…险以远而且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此余之所得也(四)研习第三段
1.本段着重写什么?阐述了什么观点?学生思考后回答
明确:2.主要写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3.写现在一般“世人”的做法4.对比之后,重点阐述作者自己的观点:
5.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人生的最高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呢?学生找出文句后回答6.三者关系:
那么为什么后悔?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够?是不是没有相应的条件?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笔记 第三课
往往有得 心得,收获,名词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因为 / 并且,连词
夷以近…险以远而且,表并列,连词
古人之观于天地 观察,动词
非常之观 不平常 / 景观,名词
常在于险远 形→名,危险遥远的地方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形→名,让人迷惑的地方/到达 / 帮助
于人为可讥:对于 / 是,算得上,动词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副词,表反问语气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虫、鸟兽:介词结构后置句
不随以止也:不随(之)以止也省略句
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研习第三段
1.本段着重写什么?阐述了什么观点?学生思考后回答
明确: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1)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于是”的“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第二段中找“是”所指代的“这种情况”都包括哪些语句?——“是”说“游华山洞”从“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到“火尚足以明也”。
(2)“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启下,自然地转入议论。
2.主要写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作者以游洞为喻,自己无所得产生的懊悔,就是因为没有“求思之深”。
3.写现在一般“世人”的做法: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4.对比之后,重点阐述作者自己的观点: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5.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人生的最高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呢?学生找出文句后回答。
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去掉双重否定(作用是加强论述的力度),就是“三有”:有志(坚定的志向)、有力(不断的艰苦努力)、有物(一定的物质条件)。
6.三者关系:
那么为什么后悔?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够?是不是没有相应的条件?学生思考后回答。
因为余之力尚是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根结在于他的意志不坚定。
作者从顺序上肯定了“志”的重要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
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这一正一反得出结论:“尽吾志,可无悔”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 第3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章末分层突破学案 新人教B版选修2-2.doc
- 《适用期末复习》高中政治 全册综合练习2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 第3章 统计案例章末分层突破学案 新人教B版选修2-3.doc
- 《适用期末复习》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单元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新课标》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曲线运动 第2讲 抛体运动课件.ppt
- 《适用期末复习》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提纲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适用期末复习》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知识提纲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适用期末复习》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适用期末复习》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提纲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适用期末复习》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提纲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7年夏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第5课《离骚》学案(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7年夏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第6课《孔雀东南飞》学案(三)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7年夏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第8课《兰亭集序》学案(二)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7年夏河北省高中生物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7年夏河北省高中生物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5.3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7年夏河北省高中生物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6.1 细胞增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7年夏河北省高中生物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6.2 细胞分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7年夏高中地理 第6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2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7年夏高中地理 第6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1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7年夏高中地理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5.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