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六古代中国的基本经济结构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docVIP

2018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六古代中国的基本经济结构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六古代中国的基本经济结构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

考点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与手工业经济 考纲要求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b)。(2)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a)。(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b)。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古代中国的丝织业(b)。(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b)。(3)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b)。 一、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b) 1.耕作方式的演变 (1)原始时期: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形成。 (3)汉朝:铁犁牛耕在全国普及。 2.耕作技术的进步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汉朝:铁犁牛耕技术逐渐普及;耦犁、一牛挽犁;出现曲柄锄、大镰、播种工具耧车;唐朝:________。 作用:促进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利于国强民富。 3.影响 (1)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但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发展。 二、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a) 1.战国时期,秦国蜀守________主持的都江堰工程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2.汉代关中农民创造“井渠法”,至今仍流行于新疆地区。 3.东汉王景治理黄河,促进东汉前期经济恢复与发展。 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b)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3.经营方式: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生产模式:__________是我国封建农业的主要特色。 5.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 6.历史地位:________在封建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互动探究 探究点 古代农业经营方式 材料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綑布黪,此其分事也。——《墨子·非乐上》 思考 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其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1.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1)政治环境: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2)统治阶级:鼓励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改良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3)人民群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正确理解精耕细作 (1)含义: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 (2)基础: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3)总目标: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 (4)作用:改变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 四、古代中国的丝织业——(b) 新石器时代 纺织业萌芽(原料:麻、葛、丝),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商周 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甲骨文中有祭祀蚕神的内容、“妇功” 汉代 品种多、技艺高(素纱衣、起绒锦);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到地中海;有“________”之称 唐代 官营纺织业规模大,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宋代 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当时的丝织工艺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元代 黄道婆革新工艺,新式纺车,推广先进织造技术,推动了我国纺织业发展,________成为主要衣料 明代 丝织业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五、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b) 1.商周青铜器的铸造 (1)商代:铸造工艺高,如司母戊大方鼎;出土地点分布广、生产规模大。 (2)西周:青铜器是礼制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铸造工艺水平高。 2.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 (1)汉武帝时推行铁业官营制度。 (2)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3)供风形式由自然风到人力皮囊鼓风,到畜力鼓风。 (4)东汉初,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________,提高生产效率。 六、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b) 1.陶器:唐代时“唐三彩”风行一时。 2.瓷器 (1)唐代:制瓷业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浙江)的青瓷和刑窑(河北)的白瓷名闻天下。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 (2)唐宋名窑: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________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 (3)瓷器成为中国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这条对外贸易路线被称为“瓷路”。 3.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1)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 (2)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3)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工场手工业出现)。 (4)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私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 (5)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是农耕经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