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诗歌意境营构中的兴.pdf
诗 学 新 论
实二派之所由分。”揆之朱熹理趣诗,恰有写境与造境之作,如 《偶题三首》其一可谓之写境,其
二可谓之造境,是根据主观意图而借客观物象的组合的造境。
最为人称道的理趣诗为 《观书有感二首》,第一首云: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
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作于乾道二年 (1166年 ),是年朱熹与张
杖、石子重、许升等人和湖湘学者共同讨论 “敬”的存养工夫。秋末,他把 自己对 “敬”的认
识发展当作一次重要的思想飞跃 ,写信告诉许升说 : “秋来老人粗健 ,心闲无事 ,得一意体
验 ,比之旧日,渐觉明快,方有下工夫处。El前正是一 目引众盲耳,其说在石丈书中,更不缕
缕,试取观之为如何,却一语也。更有一绝云。”即引此诗。据此书更可证明此诗是为论学究
源之作 。方塘因水有源头而成为活水,水清则映物如镜,人心湛然虚明,感应万物 。人亦应不
断格物致知,求得万物变化之根源。谢叠山 《千家诗》注此诗云: “水周流而不竭,如人之义
理有万事之殊,其本原归于一,不外圣贤道统之真脉而已。”谢氏将万物之理的源头归于圣贤
道统真脉 ,真脉则太极。
朱熹在长期冥思苦想中,领悟到 《中庸》中的 “已发未发”的道理,形成 “中和旧说”。这
二首诗或可印证其读书、思考而豁然开朗的心态 。借物境喻读书之理,治学之理与物境适相契
合。义蕴深沉而形象鲜明,既有浅而实深的道理 ,又有新鲜亲切的情感 ,情与理惬而蕴理趣。罗
大经在 《鹤林玉露》中言此二诗 借“物以明道”。他只看到了诗之明道,然仅能明道不算是好
诗,不如李重华说得好: “情惬则理在其中。” 《观书有感》、其二云: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
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 日中流 自在行。”观水涨而船行 自在 ,忽悟如为学之理 ,经
过不断格物致知 ,学问不断积累充满,一朝豁然贯通而得 自由境界。写物言理, “理内物显”,
作者很可能有此感想,将其悟得的理寄寓在情景中。朱熹自己说过: “一事一物,莫不皆有一定
之理,今 日明日积累既多,则胸中自然贯通。如此则心即理,理即心,动容周旋,无不中理矣。
”此诗正是这一讲论的形象化。近代刘衍文以为此乃 “暗袭禅宗由渐到顿之意,与其解经 一‘旦
忽然贯通’之说相表里,足为其理之巧喻说明,而别无所加焉。”两诗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表
达人生治学的道理,不堕理障,在物象中蕴涵理趣,无怪乎视为朱熹的上乘之作。
综上所说,诗的情与景交融,乃是诗之妙境;更进而求诗之哲理,乃又进一境,即玄妙高深
之境;诗有理趣 ,最为高妙。言情景可以不言理,总觉浅了一层,而言理无情则难以动人,诗有
情有理有趣,乃最上一境,欲成有成就的诗人 ,不可不于此着力。
论诗歌意境营构中的 “兴
李文庆
诗歌的本质是抒情,问题就在于怎样抒情。清代王夫之说: “诗言志,歌咏言,非志即为
诗,言即为歌也。或可以兴,或不可以兴,其枢机在此。” ( 《唐诗评选》卷一)这就是说,无
2Ol6 ·O9 53
诗 学 新 论
“兴”不是诗。现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提出了 “兴‘’是构成诗之所以为诗的根基和核心”
的论断 (见 《宗白华全集》第三卷)。众所周知,意境是中国抒情诗歌的基本审美特质。从意境
思维论的高度 ,深入研究诗歌意境创造和欣赏的全过程 ,深刻理解 “兴”的本质和作用,理解
“兴”与诗歌的内部联系,对于我们准确认识 中国抒情诗歌的特质 ,掌握诗歌创作规律和诗性思
维方式,不断提高诗歌创作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先从 “兴”的本义说起。从汉代许慎 《说文解字》以来,历代诗论家都说: “兴,起
也。”兴,从心物关系上说,就是感发,就是感于物而触发,即触物感发。另一方面,兴,又
是托起、托谕、托寓、托寄。 “兴者,托也。”汉代郑众在 《周礼注疏》中说: “兴者托事于
物 ,则兴者起也 ,取譬引类 ,起发己心。” “事”者 ,是指 “本事”、 “心事”。唐代来中国的
日本僧人遍照金刚在 《文镜秘府论》说: “托谕谓之兴也。”清代方东树在 《昭昧詹言》卷十八
中说: “兴则因物感触,言在于此而意寄于彼,……解此则言外有馀味而不尽于句中。”周振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堆芯结构及空间核反应堆.pdf VIP
- 核反应堆总论 第十一章核燃料设计.ppt VIP
- 物流运输中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pptx VIP
- 1.2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 VIP
- 机动车尾气技术检测 GB3847培训.pptx VIP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老年人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pdf VIP
- 物流运输中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pptx VIP
- 儿科-病例分析.docx VIP
- 三一汽车起重机STC350C5-1_产品手册用户使用说明书技术参数图解图示电子版.pdf VIP
- 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016).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