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女作家三毛和她的作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女作家三毛和她的作品

浅谈女作家三毛及她的作品 文学课上,听到老师给我们讲起散文的知识和要领使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最喜欢的女作家三毛。每开卷掩卷,扑面而来和挥之不去的总是西属撒哈拉沙漠的风情,和她流浪的身影、漂泊的足迹。我在一个充满异域情调,饱含人性的至真、至善、至美的心灵世界中迷失了自己。脑海中总拂不去那些鲜活生动的男女形象——屈辱的沙依达、卑贱的哑奴、痴情的沙仑、凋谢的姑卡…… 从美学的观点看,三毛的作品有着“独具风韵别样美”的境界。三毛,这位“万水千山走遍”的传奇女子,一生走过的是一条曲曲折折、充满神奇色彩的路。她的作品,好似一首无声的歌,在向人们缓缓倾诉她的快乐与忧伤,在向人们尽情展示她那颗丰富而疲惫的心灵。三毛的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求学阶段(1961-1974)、流浪阶段(1974-1981)、菏西死后(1981-1991)。 “忧郁而感伤”是三毛前期作品的主要风格是三毛前期作品的主要风格。《惑》、《秋恋》、《雨季不再来》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这些作品都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只有一种沉缓而感伤的情绪在流动。作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孩,三毛从小就具有浓厚的好奇心和叛逆性,并轰轰烈烈地谈了一场在雨季中漫漾开来的恋爱。《雨季不再来》就书写了“我”跟男朋友赌气分手后心头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眷恋;而《惑》则道出了“我”由于倍受疾病的折磨,迷失在“珍妮画像”中的幻觉与苦闷。可以说,这是一个充满青春烦恼的少女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正如三毛自己所说:“这本《雨季不再来》的小书,代表了一个少女成长的过程和感受。它也许在技巧上不成熟,在思想上流于迷惘与伤感,但它的确是一个过去的我。一个跟今日健康进取的三毛有很大不同的三毛。”确切地说,三毛在这一时期已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及对生命、爱情与真理的执着探索。这是三毛寻找自我的开端,也是她创作生涯的一个起步。 而“洒脱豁达”则是三毛中期作品的主要风格。为了摆脱失恋的痛苦,也为了离开照顾得太周到的父母,更为了走出自我的小天地,去追求人生的真谛,三毛孤身远行,开始了天涯浪女的漫游生活。漂泊的生活,奇异的际遇使三毛的创作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她在作品《白手成家》中写到:“我的半生,漂流过很多国家,高度文明的社会,我住过、看透,也尝够了,我的感动不是没有,我的生活方式,多多少少地受到了它们的影响。但是我始终没有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将我的心留下来给我居住的城市。”但当那“属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的撒哈拉展现在三毛面前时,她便把自己“毫无保留的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可以说,正是这“没有花朵的荒原”,给予三毛以全新的生活体验,也为读者们提供了一系列以沙漠人物真实生活为主题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这就是结集出版的《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迹》、《哭泣的骆驼》、《温柔的夜》等。这时的三毛,已经由“温室中的花朵”变成了一个“被风吹雨打成了铜红色的一个代表不很精致,而面上已有风尘痕迹的三毛”。生活的磨砺,已使三毛作品的风格呈现出“健康、洒脱、豁达”的特点,充满了悲天悯人而又幽默率真的情感,因为“毕竟雨季是不会再在三毛的生命里再来了”。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三毛个性与创作风格的特点,也是三毛创作的颠峰时期。 三毛后期的创作风格则转向了“沉郁而平和”。爱夫菏西的海底遇难,给三毛的心灵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从此二人死生契阔、阴阳分途,三毛的创作风格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那倾诉对菏西刻骨思念的《梦里花落知多少》,那满含对父母无限感激之情的《背影》,读后无不使人潸然泪下,笔调也显得沉郁而凝重了,回台执教后出版的集子《送你一匹马》、《万水千山走遍》,风格则渐趋于平和淡泊,少了几许忧郁、哀伤。 三毛的作品,无论是体裁、刻画人物、描绘景物的方法描绘景物,还是在语言方面,都有自己风韵独具的特色。我们不难看出,三毛的作品都是以私人的生活和情感为线索,从个人生活经历、历史颉取材料,并运用小说的创作手段来复制生活原型。就体裁来讲,三毛的作品属于起源于日本“五四”以后传入我国的“私小说”,全部作品都是三毛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她不承认自己是一个作家,说她只是一个“非小说的文字工作者”。她的作品有一个永恒的主人公,即她自己——三毛——Echo,作品以“我”为出发点,又以“我”为归宿,“我”始终跳跃于字里行间。由于三毛善于使用第一人称来叙写生活琐事、异国风情、内心的感受,所以,无论是“雨季不再来”中那个封闭而多梦的少女,还是“撒哈拉故事”中那个走向漫天风沙的少妇,也无论是“梦里花落知多少”中那个“平静的淡泊”的寡妇,都给人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 三毛的作品在刻画人物,描绘景物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也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那就是惯用中国传统的 “白描”手法,使作品呈现出自然、本色的特点。在刻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