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理总论2
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的机制,作用强度与剂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临床适应症等。 强调:药物 机体 药物的基本作用兴奋:药物使原有功能活动增强 咖啡因抑制:药物使原有功能活动减弱 地西泮 药物作用类型 1、局部作用:药物入血前,在用药部位产生的作用。如:碘酊消毒 吸收作用:药物进入血液后,分布到组织器官所呈现的作用。如:肌注氨卞西林抗菌 2、直接作用: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引起机能改变。如:局麻药 间接作用:不直接作用于靶器官,经过反射途径产生的作用。如:洋地黄兴奋心肌时利尿 药物作用选择性 选择作用:多数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器官或组织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器官或组织的作用较小或不发生作用。 特点: 1、选择性高的药物大多药理活性较强,使用针对性强;如:缩宫素 强心苷 2、选择性低的药物,应用时针对性差,不良反应较多,但作用范围广。如:阿托品 抗癌药 药物作用两重性 两重性 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简称:量-效关系 药物的作用机制 二、药物与受体结合 受体调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 第一节 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 一、吸收 二、分布药物从血液进入细胞间液和细胞内液的过程 4、药物与组织亲和力如:碘在甲状腺的浓度比血浆高25倍5、组织器官血流量丰富区:心肝脑肺肾 三、生物转化(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的变化 四、排泄药物原型及代谢产物排除体外的过程多数药物为被动排泄,少数药物为主动排泄 药代学的基本参数以其概念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二、药物方面 三、给药方法方面 四、药物相互作用 小结 4、皮下或肌肉吸收 肌内注射比皮下快,因为肌肉组织血流量 较皮下组织丰富 5、皮肤、粘膜和肺泡吸收 如:硝酸甘油、硝苯地平贴皮剂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药物的理化性质:脂溶性、解离度、分子量等。 药物剂型:如水剂、注射剂就较油剂、混悬剂、固体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吸收迅速 。 吸收环境(胃肠方面):蠕动功能;吸收表面积、血流量、病理状态等。 分布不均,其影响因素有: 1、药物理化性质和体液pH 脂溶性高,易通过血管壁;分子型的容易通过脂质层。 偏酸性药物在酸性条件下游离型少,分子型多,容易透过细胞膜。 偏碱性药物在酸性条件下游离型多,分子型少,不易通过细胞膜。 NaOH = Na+ + OH- HCl = H+ + Cl- 药物 + 蛋白质 复合物 无活性、贮存型、难进入组织 2、与血浆蛋白结合率 特点: ① 体积大,不易透出血管。 ② 暂时失活和暂时贮存血液中 。 ③ 可逆性。 ④ 饱和性及竞争性。 3、细胞膜屏障 血脑屏障(BBB):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外液间的屏障和由脉络膜丛形成的血浆与脑脊液间的屏障。具有保护脑组织生理屏障作用。 分子大、极性高的药物不能通过。 胎盘屏障:胎盘绒毛与子宫血窦间的屏障。 几乎所有药物都能穿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 只是程度和快慢不同。 另外还有血-眼屏障、血-关节囊屏障 代谢的场所:肝脏、肠、肾、肺。 1、药物转化的方式、步骤 第一步: 药物 氧化、还原、水解 代谢产物 (葡萄糖醛酸) 结合 第二步: 药物或代谢物 结合产物 (活性消失或降低、 水溶性增加易于排出) 2、药物转化的酶系统 专一性酶:专一性强,主要催化水溶性较大的药物。如AchE、MAO。 肝药酶(非专一性酶) 药酶诱导药:凡能够增强药酶活性的药物(巴比妥类、苯妥英钠、利福平等)。合用时,使其他药效力下降,并可产生耐受性,应增加其他药的剂量。 药酶抑制药:凡能够减弱药酶活性的药物(异烟肼、西咪替丁、保泰松等)。合用时,使其他药效力增强,并可产生中毒,应减少其他药的剂量。 排泄途径: 1、肾排泄---主要途径 2、胆汁排泄 排泄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如利福平、多西环素,可用于胆道感染 3、其它排泄 乳汁排泄:乳汁偏酸性,碱性药物在乳汁中浓度高,防止乳汁中毒 呼吸道排泄:酒精 汗液排泄:利福平 头发排泄:微量元素 唾液排泄: 用药后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药效也随时间变化;峰值与剂量相关。 一般,血药浓度与作用强度呈平行关系。 血药浓度变化的时间过程 时间-药物浓度曲线 :以时间作用横坐标,血药浓度作纵坐标,绘制出一条 反映血药浓度随时间动态变化的曲线。 房室模型:药代动力学研究中采用的一种数学模型。 1. 一室开放模型:是假定机体是由一个房室组成,且药物在其中的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小学生国庆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电子商务基础》第一章课件.pptx VIP
- 第2单元活动3 编程实现算法 课件湘科版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ppt
- 1.2记录个人观点(课件)-三年级信息科技全一册(河北大学版2024).pptx VIP
- 《黄金交易基础知识》课件.pptx VIP
- (高清版)DB22∕T 2758-2017 黑参 地标.pdf VIP
- 品牌管理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pptx
- 2025年GB 45673《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解读宣贯学习课件.pptx
- 消防救援人员申请结婚报告表.doc VIP
- 答司马谏议书选择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