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合诗经小雅鹿鸣之什谈谈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古为今用,构建和谐社会
——以《诗经小雅鹿鸣》为例,浅谈继承优良文化传统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摘要: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这无疑是民族文化的思想根基,也是今天我们弘扬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和资源优势。深刻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要求进行科学梳理,挖掘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汲取合理思想内核,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社会关系的和谐。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个人的和谐不是一个社会的和谐。和谐与否。完全取决于,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即所谓的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就是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是社会阶层分化的迅速和多层化、复杂化。这就涉及各个阶层之间的利益平衡与冲突、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与发展机会均等以及文化心理的一致与摩擦、抗衡。因此也就产生阶层隔膜。这里,就会产生不和谐音,产生对立以至矛盾冲突,从而发生社会问题,产生不稳定现象。合理妥善地解决这种和谐问题,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处理好新兴白领阶层、中产阶层和农民工之间的关系;外来打工族亦即外来人口这一部分阶层自身之间的关系;外来打工族和“原居民”的关系、和其他阶层的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非常重要的基础。另外,城市的流动人口、外国暂居人口和流动人员,他们各自的关系和他们与市民的关系,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和谐社会既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要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与自然是矛盾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向环境排放废物;二是自然界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及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协调在“适度”的范围之内,社会才能正常发展。由此可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和谐社会的载体,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久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们将逐渐失去家园,中华民族将失去立足的空间,其他一切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将无从谈起。因此,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理念来引导。中国古代和谐文化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对于整个中华文化来讲,它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并引导着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必须对传统和谐文化理念加以批判改造,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o,体现新的时代精神,古为今用,使之走向现时代,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调,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组成部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的关系.doc
- 精致洗车验收标准及注意事项.doc
- 糖尿病中医治疗处方.doc
- 糖尿病中药最新疗法.doc
- 糖尿病中药贴敷治疗.doc
- 糖尿病人的皮肤护理.doc
- 精索静脉曲张术后护理1月.docx
- 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的变化.doc
- 糖尿病及其实验室诊断若干进展.doc
- 糖尿病初期治疗.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