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环境下的常规课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常规课教学例举
蕲春县芝麻山中学 张美兰
[内容摘要] 网络教育技术的运用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手段。当前,网络教育技术的特点是: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与传统教育技术相比,它有五个方面的优点:(1)多重感官刺激;(2)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3)信息传输质量高;(4)使用方便,易于操作;(5)交互性强。因此,网络教育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是教学现代化的需要和趋势,是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对传统教育是一个全新的突破。网络带着它的便捷性、交互性、超时空性以及对资源的共享分配方式,来到了我们的语文学习之中。
[关键词] 网络 语文 常规课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已经是摆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
常规课,指的是以课文为学习主线,围绕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分析,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课型。这是每个学校每天都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是搞好课改的主渠道,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执行的成败。网络是否能够为这样的传统形式服务呢?如何寻找两者的优势资源进行联姻呢?
请看下面一节语文常规课:
在为学习词作《沁园春·雪》而制作的课堂网络里,教师收集了一些毛泽东的有关资料,还有毛泽东生平及写作背景介绍,请同学们用四至五分钟的时间自由浏览一番,然后说说你对毛泽东的初步印象,用一句概括出来,发到“留言板”上与同学们交流。
学生阅读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根据电脑界面上的相关链接自主找寻阅读有关毛泽东的故事。然后利用“留言板”发表对毛泽东的简要评价。
在介绍了作者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解词。网络收藏了从电视专题片中截取的本词的朗读视频,慷慨激昂,声势夺人,为感受诗歌思想感情提供了生动形象的媒介;学生借助主页上的词语解释,读懂这首诗的意思;再借助“整体把握”部分的结构板书,理清诗歌写作思路;然后放声自由朗读,利用背诵模板,把这首诗背下来。十分钟后教师检查背诵,完成学习诗歌的第二个步骤:整体感知。
诗词教学中,感受意境是重点也是难点。网络多媒体的应用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它对文本、图形、声音、图像等多媒体的集成功能可以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发挥想象,感受诗词营造的意境。在“感受意境”环节,学生点击“图片仓库”,其中收藏了多幅不同的北国雪景图,点击时放大并配北风呼啸的音效,借助图片想象毛泽东笔下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北国风光”;点击“对比阅读”其中收藏了多首以“雪”为意象的诗词,配有简短的点评,与课文“雪”的意象作比较,思考就《沁园春·雪》而言,“雪”这个意象在本词中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寄寓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发言,用自己的话描绘心目中的北国雪景,描绘“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进而感受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伟人的博大襟怀,描绘词人高瞻远瞩、怀抱天下的伟人情怀。
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要求学生打开“写作交流”栏目,在里头提出的几个情景问题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发表回复,将刚才的讨论、心得形诸文字。这个环节其实是整体感知部分的延伸和深化。
这个网站上还连接了一些资源,供学生课外阅读毛泽东的其他诗词,进行摘录积累。
这节课基本上实现了网络的不可替代性。各类资料丰富翔实,学生讨论及时有效。其次,这节课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喜欢的学习方式。这节课不但提供丰富的资料,还提供了多样的学习方式供学生选择。相信每个人都会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这类课的基本模式是教师搜集信息,编织信息网;学生在课堂上利用网络筛选信息,把握材料本质;借助信息,创设情境;想象联想,加工信息;扩充信息,创造表达;综合信息,提升审美情趣等。
这种类型的课必须力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知识互补、情感共鸣、教学内容开放、多信息源综合等手段,实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成教学任务。
传统的课堂学习多个人化学习少个性化学习,学生们共同讨论教师提出的某一个问题;而网络学习提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天地。相信假以时日,网络教学的优越性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探索更多更新的语文课堂模式,例如网络环境下的作文课、活动课、综合课等等,进而从课堂到课外,拓展语文教学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语文与素质教育》(西苑出版社)
2.《课堂教育学》(延边大学出版社)
3.《网络技术与现代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我用32个屁打败了睡魔怪》(附绘本高清图).pptx
- 工业固体废物协同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项目环评报告书.doc
- ISO14064-1 2018_ 温室气体 第一部分:组织层级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pdf VIP
-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7.3.1乙醇(共19张ppt).ppt.pptx VIP
- 《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问题》ppt课件模板.ppt
- 口腔科工作制度汇编.doc
- 20万吨净水厂技术规格书.doc VIP
- 9《老房子》 课件(共17张PPT)广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pptx VIP
- 标准图集-20S517排水管道出水口图集.pdf
- 穿搭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