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指导学生写作应从仿写开始
指导学生写作应从仿写开始
指导学生写作应从仿写开始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师长期探索的问题。经过长期的尝试,我认为培养学生仔细观察,重视平时积累材料,并且,把课文和佳作作为范文,让学生反复诵读,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模拟课文和佳作完成习作,这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
无话可说,是学生作文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我按照以下步骤对学生进行训练:
首先,分析现象,研究对策。我让学生明白作文中存在一个材料雷同,一用再用的现象,通过分析,让学生了解大千世界,生活千变万化,多姿多彩,若不注意观察,万事万物就会从眼前一闪而过,不留痕迹。因此,在平时生活中,要细致观察人物、事态、场面、景物等。不仅要用眼耳鼻等器官去感知,还要用大脑去思考、感悟,并反复体会、研究,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其中值得描绘的人物、故事和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收集整理景物。一般来说,名人的事例比较有说服力,我就通过大诗人、大作家的典型事例来告诉学生细致观察、重视积累的重要性和功效。例如,唐代诗人李贺,每次骑驴出去观察生活,一想到奇妙的句子,马上写下来放到随身携带的一个袋子中,晚上进行整理。日积月累,就有了很好的写作素材。
其次,对症下药,学以致用。仅仅让学生明白写不出作文的问题在哪里是不行的,还必须鼓励并带动他们去实施观察、积累的方案。我让学生准备两个本子,一个本子用来记录平时所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人、事、景物以及这一切带给自己的启示和感悟,另外还要求学生每星期一次从书刊报纸、电视电影等视听媒介或座谈访问中收集材料,记录下来,以备作文时用。一个本子让学生摘录名言、佳句、美文或者有文学价值的文章段落,以备写作时使用。事实证明,如果按上述方法去做,百分之九十二以上的人,都有素材,其中百分之七十的材料都切实可用。至于摘抄本,学生们可以引用优美的诗、词、句,给文章增色不少。例如其中有一篇短文《雨中抒怀》就很出色。这篇文章给我的印象很深。根据作者介绍,她就是平时仔细观察和聆听了不同场景的雨并且随时记录下所听、所思和所感,这才形成这篇文章的。至于里面引用的诗,她平时摘抄的太多,要用时可以信手拈来,写文章也就不愁没话说了。我引导学生说,设想一下如果这位同学没有细心的观察和体验,没有一定时间的储存和积累,怎能有如此丰富的材料和深切的感受,又怎能写出如此真切感人的文章呢?
没米即没话说的问题解决了,还需解决如何把米做成饭,即如何说的问题。所以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一定要发挥课文的范文作用。在单元课文教学前,我总是先研究本单元的作文题目和要求,把作文题布置下去,然后再进行课文教学。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字词的音形义、理解文章的内容、分析写作特色之外,还注重引导学生准确读好课文、仿写作文。另外,在每次作文教学前,还要求学生搜集题材类似的佳作,多次朗读,让学生试着欣赏、体会。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的多了,听的多了,自然也就能写一写了。郭纯武先生说:真正能够读的通,也就应该能够写的通;真正能够读的好,也就应该能够写的好。此话极有道理。当然,这并非说要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而是要根据课文或佳作的特点。结合作文的要求,有目的地选择其精要片段来诵读,然后让学生来借鉴、仿写。如选择记叙文中的描写、抒情、议论片段诵读,体会其优美的意境、细腻的情感、深刻的主题,《芦花荡》《邓稼先》《老王》等都是典型;选择议论文中的说理片段进行诵读,学习其严密的逻辑性和精辟的分析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就是榜样,选择说明文的有关片段诵读,琢磨其准确的语言、多样的说明方法,《中国石拱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苏州园林》等便是标准。
例如在学习《芦花荡》前,我先让学生明确这一单元仿写的学习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各种描写手段认识人物。在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课文时,重点引导他们在众多阅读中熟悉人物,继而走近他,喜爱他,敬佩他,同时感受到孙犁文章语言清新淡雅、充满诗情画意的特点。通过反复诵读,细心揣摩,同学们终于领悟到:可以从体态、衣着、面容神情、动作等方面写人的外貌。写好外貌要仔细观察,抓住特征,还要依照一定的顺序。只有这样,才能为塑造出个性鲜明独特的人物、表达中心服务。正因为作者平时注意观察,写作时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等方面的特征,才使读者既了解了老头子的外貌形象,也感受到了老头子的精神风貌,从而把握住了他的性格特点。经过诵读、揣摩、讨论、交流,再让学生去写人物外貌等其它方面的特征,就容易多了。
朱熹说过:读得韩文熟,便做出韩文的文字;读得苏文熟,便做出苏文的文字。他还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能熟。 模拟应该是学生学写作文的一条途径。当然,所谓模仿,并不是全文照抄,而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