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的新视角.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空间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的新视角.pdf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2 期 年 月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2017 3 Mar. 第 第 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 Sciences Edition ) 36 卷 2 期 Journa Social Vol .36 No.2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本栏目由重庆市文化委员会与重庆文理学院联合主办 DOI:10.19493/ki.issn1673-8004.2017.02.001 空间: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的新视角 冯智明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 【摘 要】 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社区研究方法确立了村落作为一个多重属性的社区空间所具有的 独立性与特殊性。 文化遗产及相关概念本身贯穿着“ 空间”的属性,传统村落作为一种整体性的 新型遗产,更无法回避空间问题。 文章运用人类学的空间理论进行研究,有助于传统村落遗产保 护实践打破窠臼,构建保护新模式。 只有视传统村落为动态的生态系统进行整体性空间化保护 实践,才能体现村落真正的空间意义,让文化遗产扎根于村落社区。 【关键词】 空间;传统村落;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 ) G122 A 1673-8004 2017 02-0001-06 空间问题是当代理论变革的关键概念之一。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西方社 会科学界逐渐掀起“空间转向”研究思潮。 人类学对空间的认识从本体论转向 关系论,重新思考作为物质实体的空间的多重属性、意义及其生产,空间与社会 生活、文化秩序、行为实践等的复杂关系,“空间转向”为诸多传统议题提供了颠 覆性的讨论构架。 文化遗产及相关概念本身贯穿着“空间”的属性。 我国各类遗 产保护工作如火如荼,近年来提出的“传统村落”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新型遗产, 更无法回避“空间” 问题。 运用人类学的空间理论进行研究,有助于传统村落遗 产保护实践打破窠臼,构建保护新模式,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空间理论与人类学的空间研究 “空间”滥觞于后现代地理学与批判社会理论对同质性的全球化空间、空 间的多样性发展、 城市空间的性质与社会生产等问题的揭示和反思。 伴随着 收稿日期: 2016-10-3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南岭走廊瑶族传统社区文化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研 究”(13CMZ035) ;桂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2016 年度项目“桂北瑶族传统村落遗产的整体性 保护研究”。 作者简介:冯智明(1982— ),女,重庆酉阳人,土家族,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和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