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派驻第一书记下乡记(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妇联派驻第一书记下乡记(中)

妇联派驻第一书记下乡记(中)   (上接7月号) 三 2014年春天,张金宁、穆雷、惠敏背起行囊,背负“抓党建促脱贫”的使命,来到沾化古城镇的台里、洼里和任家 1 党建怎么抓?脱贫怎么促?出发前,仨人做了几套方案。但真到了地方,才发现有点儿纸上谈兵。农村工作怎么干?那得看村民的意愿 台里村东头有条通往大田的生产路,有年岁了,坑坑洼洼的,一下雨就积水严重,村民都盼着修 “第一书记”张金宁立马召集召开“两委”会。原来,村班子也想修,可是没钱呐 “没钱,我去筹。但是所有党员都得义务出工。”张金宁瞅准了,这是增强党员责任意识、树立党员干部形象的好机会 大伙儿有那么几秒的愣怔,以前没人想过这么个干法呀,随即叫好,全票通过。方案也被迅速制定出来,除年老体弱者外,在家党员必须参加,在外务工的如果不回来,每天缴100元工时费。出工、出资和经费使用情况每天一张榜,公开透明 这事儿一出,村民立马沸腾了。党员为民干好事,谁不拍手叫好 开工那天,一大早人就到齐了,肖广伟还主动开来了自家的铲车,一帮人干得那叫个热火朝天、汗流浃背。党员李同社的儿媳因智障走丢了,必须马上去找,原本通知他不用出工了,可老人家不肯,非得让老伴来替工。感动呐!许多村民按捺不住了,主动加入到修路的队伍中,群众陈喜良还自掏腰包买了香烟来慰问 路通了,村民的心气儿也顺了。修路的场景还被制成了光荣榜,与出勤表、账目公示一起贴在宣传栏里。问那些出工的党员,累吗?当然累,可心里有个大写的傲娇 帮扶贫困户,“第一书记”们也花了不少脑力。给谁,不给谁?只听村班子的一面之词,难以让人信服,咋办?全村公示。有民主、有公平,谁也没意见。自此规矩也被定下来,凡是涉及村民利益的事儿,都得公开公示,让村民监督,落个眼底明白心里服气,这也是培养大伙儿的集体主义思想呐! 气儿顺了,事儿也就好办了。三村换届选举,村民像过节一样重视,选举那天,放下农活到现场投票。三村顺顺利利完成了换届选举,一批年轻有本领口碑好的村民,被充实到村班子。他们,是村子未来发展的“发动机” 2 农村发展,需要人才。人才从哪里来?挖掘呀,引进啊,培养呐! 台李村的李旭昌是个能人,提起他村民都翘大拇哥。张金宁上门动员,乡亲们这么认可你,你可得带领大伙儿一块干。还有村民李国红,一直在外养奶牛,“第一书记”自然不会眼看着这样的能人“流落”他乡,于是他也被请了回来。任家村有个从事冬枣收购的致富能人,惠敏是早晨堵晚上截,连续几日也没碰上面――人家在外面跑业务,忙着咧――最后还是通过电话找到他,把他“请”了回来。洼里村的兰丽美在村民眼里很能干,可是因为曾经创业受挫,信心大打折扣,穆雷上门苦口婆心地劝说,给她报名参加全国职业女农民培训班,硬是激发了她潜藏的小热情 这样的例子太多啦,数都数不完。原来,三个村子都能人济济嘞 能人自个儿干的时候挺能,可是怎么带领大伙儿一起干,心里没谱儿。“第一书记”们一合计,带大伙儿出去转转吧,看看这世界的不一样,也学学人家的好法子。阳信、沂南、高唐的特色村,原来和咱情况差不多现在逆转的兄弟村,挨个去看 还别说,这一圈溜达下来,还真走出了热血沸腾。大伙儿挽袖子挥拳头地咋呼着,干! 心里有谱儿啦! 于是,县里的技术员请了来,市里、省里的农艺师请了来,种养示范户也请了来,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聊。还有啥问题?木问题啦!项目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 李旭昌首当其冲,在村里牵头成立了富民粮食种植合作社,头一年就为村民节省肥料支出1.2万余元,还出钱清挖了村南淤堵的水沟,相当于疏通了社员的灌溉大动脉呢 任家那个收冬枣的能人也不止收枣了,还带领大伙儿种冬枣,用最新的技术,发展种植大棚。你若问有多成功?反正现在家家户户都不种粮棉了,冬枣卖到了飞机上,成了航空食品,收入比以前翻一番 兰丽美风风火火地搞起了肉牛养殖,当年就挣了2万多,你说,村民能不效仿么?肉牛养殖成了洼里的重要产业 还有李国红,回村改养洼地绵羊了,带头承包了村里的标准化养殖小区,成立了养殖合作社,有钱大家一块儿赚 农村零碎时间多,用好了也能来钱儿。干啥呢?搞缝纫加工和手工编织吧,村里多的是留守妇女 说起来简单,干起来不易。为这“两小”产业,三位“书记”下了大力,东奔西走地说和,当地外地地连线,愣是盘活了县里(现为区)驻古城的一家停产棉纺厂。厂子活了,不仅县里、镇里多了份收入,帮包村里的缝纫加工合作社也不愁没活干了,加工棉被、窗帘、座垫,各种布艺都不在话下,不会缝纫的,做手工编织。那手脚麻利的,利用饭后唠嗑、看电视的空儿,一天也能挣个三十五十 3 王见南小学里坐着来自包括台里和洼里等16个村的孩子。“六一”儿童节,三位“第一书记”到学校去送书。42万元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