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识源】高中语文 1.2 祝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祝福》
一、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
1、、全面探究祥林嫂的悲剧成因,探索小说的主题意义。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爱憎之情。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感知情节,明确小说结构
明确2:调查死者死因
学生A:没有任何外部伤害的痕迹,看样子也不是自杀。
学生B:不是谋杀,因为她没有任何的财产,没有人愿意去杀害应该乞丐。
学生C:应该不是情杀吧。(学生都哈哈大笑)真的不应该是情杀,因为她长得不漂亮,没钱,也没有权势,因为没有人真心的爱她。
(教师点评:咱们同学能从各个方面来进行调查推理,而且是那么的有理有据,很有专业水平。很好。)
明确3:调查相关嫌疑人
老师:调查相关的联系人,看看是否有一些蛛丝马迹,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是凶手。
老师:首先明确哪些人与祥林嫂之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婆婆和大伯
(哦,很是震撼人,学生发出赞叹声音。)
板书解说:说明祥林嫂在“我”的见闻下整个一生,初到鲁镇,被卖改嫁,再到鲁镇,不准祭祀,沦为乞丐,最后寂然死去。也就是说,在那时祥林嫂虽然人生有了几次转机,但最终还是死去了。
教师:祥林嫂死去了,到底是谁杀死了祥林嫂?
四、深层次探究,到底是谁杀死了祥林嫂
学生A:应该是鲁镇的人谁都没用杀死祥林嫂,她自己老死的。
教师:如果是祥林嫂属于自然死亡,自己老死的,可是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里面真正不是想表达这种意义,他是不是有更深层的意义?通过对鲁镇这些人物的分析再来进一步的思考。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研究。
学生B:我感觉,鲁镇的人们没有直接杀死祥林嫂,但是他们在祥林嫂的死亡上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教师: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B:他们都在迫害着祥林嫂。
教师:好,也就是说,鲁镇的人们都在祥林嫂的死亡上起到了推手的作用。
总结:大家都不是凶手,又都是凶手。他们的语言行为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迫害着祥林嫂们。
丁玲说“祥林嫂是当时社会的牺牲品,鲁镇上的人包括鲁四老爷也都是当时社会的牺牲品。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冷酷的人和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明确:真凶:鲁镇人们集体杀死了祥林嫂(包括她自己)。
运用手段:冷漠、麻木、无知、自私,这既是凶器,也是手段。
板书再完善补充:
教师解说:这是一个死亡之圈,这就是说,只要人们生存在冷漠、麻木、无知、自私的社会里,祥林嫂的悲剧时时刻刻都会上演,这是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和永久的生命力。这也正是鲁迅先生的伟大。(幻灯片——鲁迅的伟大)
五、探究作品的现实意义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举例谈谈现实生活中人们是如何运用“冷漠、麻木、无知、自私”戕害摧残生命的?
(学生自由发言,气氛活跃。“小悦悦”事件,到在马路上老人没人扶,自己有时在家里和父母进行冷战等等,探讨的很好。)
教师:让我们一起看看现实社会吧,从鲁迅到现在改变了多少呢?
学生观看视频1、2
教师:就连台湾著名歌星罗大佑也这么唱——幻灯片——学生齐读一遍
教师:可是现实社会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冷,
学生观看视频3
教师:所以,社会呼唤我们——
六、社会呼唤人们(课件)
应该:古道热肠,彼此关心爱护,彼此之间以关心别人为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一首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歌曲让和谐之风吹遍全中国,吹进每个人的心里。播放音乐《爱的奉献》。
七、课堂练习,
写一段话,给“冷漠”做注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课件)
参考事例:
冷漠是一堵无形的墙,是一套面具,是结在心灵外面的疮痂,它能把自己和他人隔开。
八、作业:拓展阅读及做巩固训练
《我之节烈观》(1918年)
《娜拉走后怎样》
《论雷峰塔的倒掉》
《坚壁清野主义》
《寡妇主义》
附:板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管道防腐补口、保温施工记录.docx VIP
- 普外科疾病健康宣教知识讲座.pptx VIP
- 日本留考(EJU)日本语真题令和2年第2回日本语.pdf VIP
- 2024年仓库安全保卫管理制度(3篇) .pdf VIP
- VW-50097-孔隙率标准.pdf VIP
- 传递现象-Transport-phenomenon-Lesson-3---Calculus-for-Vectors-and-Tensors-in-Cartesian-Coordinates.ppt VIP
-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课件.ppt VIP
- 动火作业施工方案.docx VIP
- 工作计划表(工作进度表).xlsx VIP
- 网格员工作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