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造园思想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pdf

中国古代造园思想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造园思想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pdf

园林与建筑 ARTEDUCATIONRESEARCH 中国古代造园思想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李世明 摘 要:我国古代园林历史悠久,形成了独特的造园思想。从这些造园思想中,可以窥见现代景观设计的理念雏形。探索古代造 园思想并将其应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中,能够创造出和谐、自然、符合国人审美视域的“属人”的景观环境。 关键词:园林 造园思想 景观设计 我国古代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商周时期,那 2.“再造山水”与审美倾向 时形成的供帝皇狩猎的苑囿,是我国现代园林设计的雏形。我 中国传统园林的一个主要设计原则即对真实山水的“仿 国古代园林逐渐发展,至唐宋走向成熟。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 临”。《汉记》中记载:“梁冀聚土筑山,十里九坂,以象二崤。”中华 大量的造园理论书籍,造园技术日渐完善,达到了我国古代园林 民族的山水情结源于原始社会人们的生存需要,进而产生了审 艺术设计与建造的顶峰。在漫长的造园历史中,我国古人形成 美的观照。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 了独特的造园思想,这对现代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 一、中国古代的造园思想 人不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中国人 1.“天人合一”与生态理念 将山水自然视为内心的寄托,寻求淳朴的理想精神和审美意境。 我国古人一直崇尚“天人合一”的观念,这种观念早在先秦 中国审美素有“初发芙蓉”和“错彩镂金”之别。经由魏晋南 时期就已形成。《庄子·齐物论》中提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 北朝时期的重要转变,“到了唐代,这种‘初发芙蓉’之美已成为 ④ 我为一”。汉代董仲舒又进一步将其发展成为“天人感应”的观 中国美学和艺术的主导倾向”。这是一种崇尚自然、追求自然、 念。“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 到山水中体悟自然的精神追求,寻求一种隐逸的田园真趣,塑造 ① 了中国艺术和美学的基本风貌。 的主要基调。” “天人合一”的思想主要来源于人类早期对于自然规律的朴 这种审美倾向也促进了山水画的发展,而山水画反过来对 素观照。“自然界既是人类的对立面,又是包含人类自身的一个 园林的设计产生了进一步的影响。众多文人参与到了园林设计 ② 中,用各种艺术手段把自然山水组织到园林中来,并将自己的审 统一体,人类就是客观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先民在改 造自然的过程中产生了“天人合一”的思想,通过对自然的有序、 美体悟借由园林徐徐展开,呈现出了一幅蕴含着“再造山水”自 有理、有节的利用,让自然为我所用,强调人与自然密切的关系, 然宁静之独特韵味的绝美画卷。 进而形成了一种自发而朴素的生态理念。 3.“文字抒情”与文化追求 《园冶·相地》中有“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 中国传统园林存在一种独一无二的表达方式——“文字标 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之说,这说明古人在造园过 注”。中国传统园林充满了文字的表达。“由于文字本身了无价 程中强调顺应自然场地的实际情况而生发出设计实践,这种因 值,使我们根本不再意识到其实质的存在名称,我们意识到的乃 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