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德格尔的思想解构儒道思想的内涵及当代价值.pdf

从海德格尔的思想解构儒道思想的内涵及当代价值.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海德格尔的思想解构儒道思想的内涵及当代价值.pdf

总第6 9 期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 年第 1 期 Sum No. 69 Journal of Hunan Radio Television University No. 1.2017 从海德格尔的思想解构儒道思想的内涵及当代价值 吕雯瑜 (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湖 南 吉 首 416000) 内容摘要:本文从海德格尔哲学的理论经济架构逐步分析中国哲学的发展。海德格尔对孟子思想的研究有着促进作用,可以 将孟子的“心”与海德格尔的“存在”相比较,依据海德格尔基本存有论的架构可以重新审视孟子心性论的内涵,从基本存有论的 角度可以切入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的理路。海德格尔与老子思想也有着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将海德格尔的思想与儒家思 想作对比研究,对我们当今研究儒学的现代价值也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海德格尔;存在论:心性论;基本存有论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 -5152(2017)01 -0065 -04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个学科交叉相融,互 理;另一方面,“心”在投入具体的公共生活世界时, 补互助,展开了文明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友好对话。中 也会有所“放矢”。因此,“心”的操持存养遂成为孟 国哲学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在中西哲学的交融中不断 子功夫论的重点。 寻找突破,打开哲学创新的突破口。作为存在主义哲 其次,从基本存有论的角度切入孟子“尽心,知 学的创始人海德格尔,对当今中国哲学的建设有着重 性,知天”的理路。基本存有论反映的是海德格尔早 要影响,人们可以从海德格尔哲学的理论经济架构观 期代表作《存有与时间》的思想,他的基本存有论与 照中国传统哲学,用海德格尔的思考模式诠释中国哲 传统西方形上学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彻底放弃了以因 学,用海德格尔哲学的提问方式及概念架构,重新梳 果的思考方式寻找第一因来安立一切存有物的理论 理先秦儒、道哲学经典的蕴意,这无疑对中国哲学的 形态。因为从海德格尔的观点来看,传统形而上学最 创新带来了一股新的力量。 大的盲点就是“遗忘了存有”,以至于混淆了“存有” 一 、 海德格尔与孟子心性论的现代诠释 与“存有物”之间的差异。对海德格尔而言,“存有” 首先,我们可以将孟子的“心”与海德格尔的“存 作为一切事物为何是有而不是无的“奥秘”,绝不是 在”相比同。孟子说“即心以言性”,从基本存在论的 一个存有物—— 无论是上帝还是无限实体—— 所可 观点来看,孟子所谓的“心”,并不是指人所具有的一 能取代的。而“天”在孟子哲学中,既不是作为宗教 种超过、多过一般动物的“理性机能”,而是指唯有人 信仰的“上帝”加以崇拜,也不作为西方形而上学中 能够“明于庶物,察于人伦”地存活于世界中,也就是 的“无限实体”“第一因”,思辨地展开对存在界的说 说,心在这里就是指一种存活的能力,目的是凸显天 明。孟子将“形上天”的信仰“存有论化”了,转换为 地万物只有人具有领会、诠释自我的可能性,而且这 明照生活世界中各种遇合之有无生灭的意义基础,这 种能力的展开要在世界中进行。因此,所谓“尽心知 种意义已经渗透到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脚步中去。此 性”,不外乎说当一个人越能够充分的“明于庶物” 外,孟子性善论的提出,是通过“四端之心”论述的, “察于人伦”,他也就越能充分地彰显了解到人之所 依照西方哲学的分类,孟子的心性论一方面可以划归 以为人。[1]依据基本存有论的观点,“心”作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