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英译《尚书》看朱熹的儒家诠释学思想对理雅各的影响.pdf
2017年第4期 海外华文教育 No.42017
(总第87期) 0VERSEASCHINESE EDUCAT10N GenerM SefialNo.87
从英译 《尚书》看朱熹的儒家诠释学思想
对理雅各的影响
钱宗武 沈思芹
(扬州大学文学院,中国扬州 225009;徐州工程学院,中国徐州 221008)
摘 要 :南宋理学家朱熹创立的儒家诠释学,注重字词、句章严谨精简的训释与经文本义及其
义理阐发相融合,独具鲜明的理学特色,改变了传统解经路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学术影响。英国
汉学家理雅各英译 《尚书》特重朱子。研究理译 《尚书》的翻译理念、翻译策略和文本的具体转换,
不仅可以深刻体认学术转型期朱子 《尚书》学的理路、风格与特征,还可以探寻不同文明交流的同
质文化因子 ,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朱熹;理雅各;《尚书》;诠释学;儒学
中图分类号 :H13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221—9056(2017)04—0445—10
D0I编码 :10.14095/j.cnki.OCe.2017.40.002
一 引 ÷
、 l 口
宋明时期是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顶峰,此后至清前期,宋明理学一直被尊奉为官方哲学,在维
护社会稳定、伦理秩序和价值理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是南宋理学的
集大成者,被誉为孑L子之后最博学的儒家代表,曾研究、注释过 《四书》、《五经》等诸多的儒家经典,
传承并发展了儒家的经学思想,创建了独具理学特色的儒家释诠学。朱熹的注释和有关论述历来
是解读儒家经典的范本和首要参考,在西方汉学家们翻译儒家经典的过程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
参考作用。如法国汉学家宋君荣 (FatherGaubil)的 《尚书》法译本,英国汉学家麦都思(w.H.Med—
hurst)的 《尚书》英译本等,都在翻译过程中参考了朱熹的有关注解。英国传教士理雅各 (James
legge)英译 《尚书》时亦以 《御纂朱子全书》和朱熹学生蔡沈的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为重要参考。
《尚书》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典籍,是雅斯贝尔斯所谓 “轴心时代”以前的原始文化形态,对
中国的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于传统文化诸元素之始创性论述最为广泛丰
富,是华夏文明·些重要思想、理论、概念、观点的渊薮,《史通》称之为 七‘经之冠冕,百氏之襟袖’,
其大经大史的地位,莫可比肩。”(钱宗武,2016)《尚书》也被视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典籍,在理雅各的
收稿 日期:2016—12-07
作者简介:钱宗武,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 《尚书》学会会长,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先秦语言和文学。
Emil:qzongwu@ 126.COrn
沈思芹,徐州工程学院讲师,扬州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Email:shen0012004@sina.Corn
基金项 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 目“《尚书》学文献集成与研究”,编号 12ZD155。
· 445 ·
海外华文教育 2017正
英译 《尚书》之前即有拉丁文、法文及英文 《尚书》译本在西方流传。理雅各的 《尚书》译本是其继
《四书》译本之后的又一部儒家典籍译本 ,一直是公认的 《尚书》标准译本,在汉学界具有重要的学
术地位。理雅各在翻译 《尚书》的过程中,除了自身专注于钻研字词、章句及其意蕴之外,更重要的
是在中国学者王韬的帮助下,大量参考中国历代学者们诸多注解,尤其是一些权威注解。理雅各长
期研习朱子 《尚书》学,认同朱熹的诠释思想,认为朱子经解与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