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照片编辑

照片编辑       中国摄影人在抓取瞬间和拍摄技术方面的问题已经不大,这一点我在多次和国际摄影界人士接触中,亲耳听过他们对中国摄影师拍摄能力的承认甚至赞赏。但我们的摄影师专题图片编辑方面的弱势确实在很多场合显露无疑。现在重要的国际国内摄影评选中都有专题照片的评选。但我们拿出的所谓组照没有逻辑、没有关系、没有逻辑、没有故事、没有细节……      一、 摄影师要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整理照片       我注意到很多摄影师因没能很好得整理编辑自己的照片而留下遗憾。其中包括很多优秀的摄影者。贺延光、雍和、刘宇等人都是非常杰出的摄影记者,他们见证了中国新时期的很多大事件,他们手中拥有大量的照片。但这几位优秀摄影师却没有出过一本书。我曾动议为他们几位编辑图文书,但他们都说东西越堆越多,几十万照片都在那里堆着,乱七八糟无从下手。我说:你们越不下手就越下不去手了……   我也在几位老摄影者家中看到在床下、在凉台上堆积如山的照片,随便拿出几张都是好东西啊!但问及拍摄具体问题,老人家们几乎都只能摆摆手:记不得了!记不得了!    侯登科去世后把大量的底片都留给了朋友,他自己没有编辑过,大多数底片都没有文字说明,国内外许多收藏机构都对他的作品很感兴趣。但因为文字缺乏,我想最后他的作品会打折扣。    去年拍摄遇难的新华社摄影记者王岩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记者,他的影象能力超出很多人的想象。我在最近搬家时发现在我那里有他在美国完成的两组非常完整的专题报道,一个字也没有。王岩生前去过世界上很多热点地区,我知道他拍摄了许多好照片,但他没有及时整理编辑这些图片。除了发过稿的照片,没有人知道他更多的照片在哪里存放有没有过编辑?这给他的朋友和读者留下永远的遗憾。    摄影者在没有运气遇到好编辑时,不妨学着自己去编辑。如果一个好摄影师同时又是一个好的编辑的话,那他就像老虎插上了翅膀。    摄影师只有学会编辑照片才能做自己照片的主人。    我们看到一些成功的摄影师在这方面已经具有明确意识,比如黑明,比如姜健。他们的照片整理地很及时很好。加上及时出的出版物,他们照片传播的力度大大增强。会自己编辑整理照片甚至让他们的生活质量都发生的变化——姜健每年会获得数次出国展览的机会;黑明每年出三本书基本上是小菜一碟。    云南摄影师吴家林和纪实大师马克。吕布接触12年,他学的最多的不是摄影,而是编辑。马克。吕布每年都要求吴家林把自己编辑好的片子用国际专递寄给他,然后他再进行第二次的编辑。吴家林的照片被大师反复观看并且按他的理解分类。我看过他们的通信,编辑好的照片用A、B、C做代码。从看到吴家林的第一批用小名片盒装的自己编辑好的照片开始,马克#8226;吕布就在西方摄影界不断推介吴家林。    我接触的大部分摄影师用很多时间来拍照片,说照片。我会问:“你们什么时间在学习?什么时间在整理自己的照片?”    摄影师万不能总是在拍啊拍的。好的摄影师应该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学习、思考,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拍摄,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编辑整理自己的照片。      二、图片故事需要视觉的平衡       报道摄影的编辑应该是一门学问,虽然我一直在做这样的工作但我深知现在就是我有博士学位也不一定能把这个工作做好,加上我认为报道摄影编辑没有一定之规,没有谁能说它已经有一条正确的道路。再者,用这样的篇幅我也绝不能说清楚。    参加影展、参加赛事、发表在报纸上、发表在杂志上,成组图片的编辑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参加摄影比赛的组照一般要求选用8-10张照片,这就要求每一张参赛照片都尽可能地“抢眼”,才会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但“枪眼”不是说你张张照片都采取一种拍摄方式。放在评委面前的组照除表达摄影者的选题能力拍摄能力外,还要体现编辑能力,你拿出的照片无论是放在那里还是在屏幕上打出来要达到视觉平衡与整体的和谐。    用在报纸上的图片故事又不同。 “美国白宫年度最佳新闻奖”图片故事的一等奖是有关科索沃战争的一组照片,是大家公认拍得很好的图片故事。可美国《棕榈滩邮报》的副总编马克#8226;埃德尔森的感觉却是:“天啊,这幸亏不是给我们报纸拍的照片。因为这虽然是组非常好的图片故事,但我不知怎样把这些照片用到一个版面上,因为摄影师拍的所有照片都是用广角拍摄的完美的大场面照片。如果图片编辑把他们用在一个版面上,那将是个灾难。” 他强调的是报纸的视觉平衡,把很多视觉因素放在一个版面上,好的图片编辑的任务就是要保证这种构成关系既要合理,和谐。所以不是要把拍得最好看、最漂亮的照片选择在版面上, 而是选择形式与形状更适应版面需要的照片。    杂志上的图片故事又是什么样呢?《美国国家地理》在刊登一组“冰雪俄罗斯”的照片,用了二十几个页码,几十张场景、人物、细节、过度照片错落有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