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选购三解架注意事项!
浅谈选购三解架注意事项!
浅谈选购三解架注意事项!
本文不探讨三脚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的中心思想是探讨如何选购三脚架;而且本文着重于摄影发烧友对于三脚架的选择,家用DV和DC适用的三脚架不在本文讨论;
本文只探讨三脚架——云台和独脚架的问题俺会在另外一篇文字里讨论。
简单来讲,选购三脚架要注意五个方面的因素:价格、稳定性、高度、便携性和功能。把这5个因素搞清楚了,三脚架的选择基本就有了方向。
首先是价格,把预算先框一下,明确自己准备花多少钱,备选的品牌和型号基本就缩小范围了,然后买你能买得起的最好的那一款。对于发烧友而言,一般的预算范围是:¥500以下;¥500-¥800;¥800-¥1300;¥1300-¥2000;¥2000-¥3000;¥3000-¥4000;¥4000以上。框定了价格区间,基本上品牌和材质就差不离了。一般来说,¥800以下不要考虑进口品牌;¥1000以下别考虑碳纤维的;¥3000以下别考虑捷信的;¥4000以上直接奔捷信去吧。
还有一点建议是,三脚架+云台的投入应该占到你的相机+镜头总投入的10%-15%,即1万元的相机+镜头,至少应该花¥1000来买三脚架和云台;5万元的高档装备,至少应该花¥5000在支撑系统上。
第二个因素是稳定性。稳定性其实第一位的,如果不是为了稳定,何苦花钱费力去整个三脚架啊!一般来说,各个品牌的三脚架都分为大中小几个号儿。以捷信为例,从小到大分为0#、1#、2#、3#、4#和5#,大小号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脚架三条腿的管径的不同,和整体高度的不同,正常情况下,号儿越大,管径就越大,高度也越高,稳定性也越强。根据捷信的官方推荐意见,结合网友的实际使用体会,0#三脚架适合于较轻便的单反(如D40X套机)、旁轴相机等;
1#三脚架适用于普通单反相机,200mm以下,总重不大于2KG的情况;
2#三脚架适用于135专业单反相机,300mm以下;轻型120相机;总重不大于3.5KG;
3#三脚架适用专业单反相机,300/2.8镜头;或者较重型的120相机;双轨4×5相机;总重5KG以下;
4#三脚架适用于400/2.8、500/4大炮;8×10相机;总重7KG以下;
5#三脚架适用于600/4大炮;重型技术相机以及超大画幅相机;总重10KG以下。然而其它品牌并非全是按照捷信这样来排号儿的怎么办呢?那就看三脚架的最大管径:0#=22mm;1#= 25mm;2#= 28mm;3#= 32mm;4#=36mm;5#= 39mm;
另外还要注意的几个参数是:
1、节数:一般的三脚架分为3节和4节;少数针对户外旅游特别强调便携性的型号会整出5节来;一般的观念是,节数越多,稳定性越差;
2、最细管径:因为各品牌三脚架的管径级差是不一样的,所以即使最大管径一样,节数也一样,可能最细管径也有不同;末节越细,稳定性越差;
3、脚管壁厚:一般的壁厚是1.5mm、1.2mm、1.0mm。同样材质情况下,管壁越厚,稳定性越强;
4、锁扣形式的区别:现在一般分为套管和扳扣的锁紧方式。一般来说,套管的锁紧力更大,稳定性更好,耐久性也更好。套管越长,稳定性也越强;
5、材质:一般的材质是碳纤维和铝合金,还有少量火山石。同一品牌之中,碳纤维和铝合金的稳定性应该是很接近的;火山石的由于材料和结构原因,稳定性稍差;
第三个要谈的因素是高度:对于一支三脚架而言,有三个高度指标,不升中轴的最大高度、升中轴的最大高度和趴下去的最低高度。
1、首先我们要关注不升中轴的最大高度,这也是我们常用的工作高度。一般来说,如果是采用眼平取景的话(绝大多数人都是眼平取景),这一高度要=你的身高-10cm(云台的高度)-10cm(机身底部到取景器的距离)-15cm(你的眼睛到头顶的距离),然后再考虑到你不可能是双腿并拢笔直站立,再-5cm——所以一个适合的三脚架不升中轴的最大高度应该=身高-35(或40)cm为宜。而对于腰平取景(哈苏等120相机)而言,不升中轴的最大高度应该=身高-60cm为宜。
2、升中轴的最大高度即是这个三脚架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极端情况下有用;
3、最低高度,在拍摄低角度和微距等题材是很有用,当然是越低越好。这一高度往往受制于中轴的长度,所以某些三脚架的中轴是两截的,可以拧下一截以缩短高度;有些三脚架可以更换短中轴(一般另购)以降度高度。
第四个因素是便携性:其实这个因素跟价格和稳定性同样重要!太贵了,买不起;不稳的还不如不用;太大太重没办法背出去的,也只能丢在家里当摆设。如果你有车有助理有跟班儿,你尽可以买最大最重最稳定的三脚架;如果你还得亲自背,那么请权衡一下你的体力极限。影响便携性的指标主要有两个,收合长度和重量。
1、收合长度可能比重要更要紧些,一个过长的三脚架会很难携带,摄影包外边也不好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分析与控制【毕业作品】.doc
- 2019 水电工程场内交通道路设计规范.docx
- 读后续写专项突破+课件-2025届高三英语上学期一轮复习专项.pptx VIP
-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骨料开采量的确定63骨料开采量的确定.pptx
- 航空机械零部件制造公司绩效管理方案.docx VIP
- “舌尖上的年味”春节全国各地美食习俗PPT模板工作总结汇报.pptx VIP
- 新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解读.pptx VIP
- 读后续写Continuation+writing+课件-2025届高三英语上学期一轮复习专项.pptx VIP
- 辅警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x
- 高考英语词汇3500汉译英默写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