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师生互动凸显教学生成之实践.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视师生互动凸显教学生成之实践

重视师生互动凸显教学生成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344-02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的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 要使”师生互动”这一理念真正内化到课堂教学方式中,我们必须明白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不能是单纯的给与者,而应该是获取方法的引导者 高中数学教学由于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所以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舍不得给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问题一出现马上进行讲解,力争多讲几道,让学生见的题型多一点,知识面广一些,期望考试时效果会好一些。可是结果并不如预期一样,我们知道所谓教学,既要教,更要学。如果把课堂不交给学生,作为教师又如何知道学生哪些能想到,哪些能做呢。我们需要给学生更多参与、思考、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更多的自主空间,使他们能在获得成功的体验中变得自信、积极和乐观。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师生的双边活动,突出双边活动的有效性 1.双边活动应重视板演的有效性 我们都知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任何教学活动都应尊重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感情。若要充分挖掘学生中出现的念头,分析正确性或不妥之处,应势利导地帮助学生的思维,板演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最好的形式。那么,如何板演,板演如何设计呢? 1.1 板演的形式。本人认为板演一般以两三个题目比较好,同时在题目的设计上要有一定的知识梯度,由简到难。中学数学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内容,教学难度较大,涉及的知识点多,故巧设小题目可以化解课堂难点 案例1:余弦定理的证明 在给出余弦定理的证明之前,我们已经讲完了平面向量的所有知识,故可以给出下列三题,让三个学生来板演 题1:已知平面向量的夹角为60°,且,求的值; 题2:已知平面向量的夹角的余弦值为13,且,求的值; 题3:在三角形ABC中,,求; 其实这三题完全可以放手让三个学生板演,板演的学生可以有点梯度,可以是成绩一般的或稍差的。不仅可以从中发现知识的漏洞和思维的漏洞,而且为本节课的讲解做好了铺垫,这样课堂是有效的 1.2 板演的过程。板演的过程可以多样化,同一个学生在板演的过程中可以上上下下。学生站在黑板前板演的时候容易紧张,会导致一些低级错误的产生。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充分缓解了紧张感,能力也会恢复,让学生修正自己解题中的错误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高机会 案例2:已知数列{an}中,首项a1=a,an+1=kan+λ,其中k,λ为常数,且k≠1,求数列{an}通项公式 原先我们总是给定k,λ的值,让学生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通过类比的方法求出上式的通项公式,再加以练习。其实针对这一题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容易上手的题目作为过渡让学生板演 题1:已知数列{an}中,首项a1=1,an+1=2an+1,n≥1,证明:数列{an+1}是等比数列; 其实这一题同样可以放手叫两三个学生一起板演,可以选择中等或中偏下学生,这样不仅可以看出全班学生对等比数列证明掌握的情况,也可以为下面一题的求解作一个铺垫 题2:已知数列{an}中,首项a1=1,an+1=2an+1,n≥1,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第一题的求解后,摆出这题,学生看到这样的一题会很亲切,解出的可能性也就大很多。这样的设计也加大了教学的有效性 紧接着,如果刚才三个同学在解第一题都对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继续叫第一题的三个同学上来板演。当然,若有错,教师就需要多鼓励板演的学生,看看能不能主动上来板演。此时板演学生在第一题和第二题之间上上下下的,解出的可能性会大很多,也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接着摆出第三题: 题3:(1)已知数列{an}中,首项a1=1,an+1=2an+1,n≥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数列{an}中,首项a1=1,an+1=3an+λ,n≥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数列{an}中,首项a1=1,an+1=2an+λ,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相信学生能根据前面两个小题的求解得到解这些题目的方法:即”凑”出系数,构造等比数列法,于是归纳一般的题型 题4:已知数列{an}中,首项a1=a,an+1=kan+λ,其中k,λ为常数,且k≠1,求数列{an}通项公式 这样的设计一气呵成,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解题的思维和方法,这样的课堂是有效的 1.3 板演的呈现 案例3:设都是锐角,且,求的值; 我们知道对这一题学生一般会有三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