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骨密度影像学测量方法探讨
骨密度影像学测量方法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骨密度的测量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不同的骨密度测量方法,对患者的骨质疏松症进行诊断。结果:X线摄片法、SPA法、DPA法、DXA法、QCT法、QUS法骨质疏松症确诊率分别为76.92%、80.00%、86.67%、76.47%、90.91%、87.50%,几种测量方式确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测量有助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各种测量方法均有其利弊
【关键词】 骨密度; 测量; 影像学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5-0060-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5.031
随着人体的衰老,骨代谢也发生着变化,即骨矿物质的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降低的生理现象,由此导致的骨质疏松也越来越严重。当骨组织中单位体积的骨量(包括骨矿物质和骨基质)减少,就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症[1]。为了及早地治疗骨质疏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尽早地对患者进行诊断,诊断的其中一个重要标准是测量患者的骨密度,当骨密度小于或等于-2.5标准差,那么即可判断患者存在骨质疏松。本研究从骨密度影像学的测量方法开展论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确诊为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女30例,男44例;年龄55~75岁,平均(66.58±3.46)岁;13例患者采用X线摄片法,10例患者采用SPA法,15例患者采用DPA法,17例患者采用DXA法,11例患者采用QCT法,8例患者采用QUS法
1.2 方法
1.2.1 X线摄片法 第一种方式是通过肉眼对X线片上的骨骼密度、骨小梁数量、形态、皮质厚度等对患者是否存在骨质疏松进行判断,初步判断出患者的骨质疏松的程度。第二种方法是摄取第二掌骨的正位片,利用直尺对骨骼外侧横径和髓控宽度进行测量,计算骨皮质厚度的百分数,从而对骨皮质厚度的减少程度进行判断。第三种是X线片光密度测量法(RA),通过测量和骨密度相似的铝阶梯不同厚度,比较其对X线吸收的结果及所测部位的X线吸收程度,从而对骨矿物质含量进行推测
1.2.2 SPA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25I发出的光子扫描前臂骨,并且对前臂远端的尺、桡骨进行测量,主要是对桡骨远端三分之一的骨密度进行测量
1.2.3 DPA 通过高低两种能量的放射性核素对测量部位进行同时扫描,对软组织因素的影响进行校正,进而对测量的部位的软组织进行计算,算出骨矿物质的含量值,计算出的结果反映了皮质骨与小梁骨的骨密度总和。一般是让患者躺在床上,在患者背侧放置放射源,在体前放置NaI晶体探测器,与放射源距离40 cm。利用脉冲高度分析器对扫描部位进行各像素点计数,再通过计算机处理将结果打印出来
1.2.4 DXA 测量仪器包括中轴骨双能X线骨密度仪、外周骨双能X线骨密度仪(PDXA),通过X线源放射两种不同能量的射线,在侧位检查过程中,转动扇形束光源DXA的C臂,进行侧位检查
1.2.5 QCT 让患者在扫描床上仰卧,将体模置于腰下方,首先取定位片,根据定位片对腰2、3、4椎的扫描层面进行确定,在每个椎骨的上下终板连线的中点上确定扫描层面,使之与终板保持平行。进行扫描后将椭圆形的ROI置于椎体断面图像上,ROI横放在椎体前三分之二处,后三分之一由椎静脉隐窝占据,ROI的前缘与椎体的前侧边缘保持平行,皮质除外;若ROI遇到腰椎压缩性骨折,则此时该椎体不能对骨密度进行测量。于骨体模的圆形横切面上尽可能取大的圆形ROI。最后CT机自行计算出骨密度值
1.2.6 QUS 一般用来测量跟骨,还有胫骨和髌骨等部位。QUS测量骨密度的方法有声速法和宽带超声衰减法,利用超声波技术观察患者的骨结构和骨强度,对皮质骨进行测量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
3 讨论
骨密度(BMD)指的是单位面积的矿物质含量,综合了骨峰值骨量与骨丢失量两个方面[2]。骨密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患者的骨强度,当人体的骨密度减少,那么就会增加骨折的风险。据临床研究,当骨密度减少1SD,那么发生骨折的风险就增加1.5~2倍,相反,骨密度只需增加少量,骨强度就明显增强[3]。骨质疏松作为骨折的一个危险因素,临床上主要通过骨密度的测量对骨质疏松进行诊断,主要包括X线摄片法、单光子吸收(SPA)、单能X线吸收法(SXA)、双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