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周玉器斜刀技法实验考古探讨
西周玉器的斜刀技法实验考古研究 摘 要:本文以西周玉器雕刻过程中的斜刀技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斜刀技法的工艺特征。用实验考古的方法,模拟了不同类型的斜刀效果,并将实验结果与西周玉器上的斜刀刻痕进行了对比观察和分析,总结了西周斜刀技法的工艺特征,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于斜刀技法的认识
关键词:西周玉器; 实验考古; 斜刀技法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 Xiedao, a technique of carve jade during the Xizhou Dynasty, and analysis its characteristic technology. Under the experimental archaeology, we conduct extensive experiments to simulate different kinds of effects. the compare and analysis are made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 ues-wear of reference samples. At last, we conclude the characteristic of Xiedao for 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Key words:The jade of the Xizhou Dynasty, experimental archaeology, XIE DAOJade carving technique
引 言
中国具有悠久的用玉传统,在长达几千年的治玉、用玉历史中,西周是我国古代玉器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西周玉器在种类、组合、使用规制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创新性①。在雕琢技法上,西周玉器在夏商玉器单线条或双钩线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种斜刀技法。此类技法极为巧妙,通过控制线条的坡度,制造出一种近似立体半浮雕的视觉效果,是西周玉器在雕刻技法上的重大突破。但是西周玉器的斜刀技法,只是玉器研究者约定俗成的叫法,学界只有陈启贤对于斜刀有过描述,所以为了便于后文研究,在此我们暂且把斜刀技法定义为:普遍出现于西周时期的一种玉器雕刻技法,这类技法多运用于阴线的转弯处,从外观上看,线条往往呈现出一侧相对陡深,一侧较为平缓,刀锋的最深处在内侧,越往外侧越浅平,呈斜坡状
关于斜刀技法的工艺研究可以概括为两种不同意见。一些学者认为斜刀是使用砣具雕刻而成②;而另外一些学者提出斜刀是先使用石核类工具手刻,在阴线完成后继续用砺石类工具对其线条加以修磨而成③。但是这两种观点均未经过实验考古予以证明。所以本文将设计两种实验方法,设计不同的实验环节,模拟斜刀工艺,并用显微镜观察雕刻过程中和斜刀完成时的刻痕,再与西周玉器上的刻痕进行对比,运用实验考古的方法考察斜刀的制作方法,验证前人对于斜刀技法的认识,并从这一角度对砣具的出现和使用时间进行初步探讨
1. 实验方法
近几年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实验考古和微痕分析这两种研究方法逐渐被应用到玉器研究领域,并为玉器研究提供了崭新视角。在这方面代表性的学者例如陈启贤④、邓聪⑤、张敬国⑥、钱宪和⑦、牟永抗⑧和杨建芳⑨等人。针对西周玉器微痕研究最为深入的学者非陈启贤莫属。他对于斜刀技法的认识是依据模拟实验中玛瑙类石核工具雕刻和刮蹭产生的痕迹,并结合对玉器微痕的观察而得出的,但缺乏实验考古的验证。所以将陈启贤对于西周玉器上的微痕观察结果作为本次模拟实验的对照组。玉器加工无外乎雕刻工具或解玉砂在玉器表面上作用的结果。手工雕刻和砣机加工的方法可能都会在玉器表面产生相似的晶粒凸出或凹窝现象。如果只通过一种雕刻方法对玉器进行模拟加工实验,从而依据玉器的表面的特征来推测玉器的加工技法,可能会存在偏差。比较理想的验证方法,应该是利用手刻和砣刻的方法,分别对玉器进行模拟实验,进而比较痕迹的差别,并与西周玉器上的斜刀技法对比分析,才能得出比较可信的结论。故在参考借鉴了前人玉器模拟实验方法和微痕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本次实验。实验将模拟斜刀工艺,复原斜刀技法的雕刻过程作为重点,实验过程中观察不同雕琢工具在玉器表面产生的不同痕迹,随后与陈启贤在西周张家坡玉器上观察到的微痕进行比较,以探讨硬物手刻与砣刻在斜刀工艺中的差别。本次实验所选取的硬物为玛瑙原石,砣为现代砣具。实验工具的选取有以下几点考虑:手刻实验工具选择了玛瑙(莫氏硬度7级、长5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设计硬物手刻实验的工具就要选取硬度高于玉料本身的石料。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了铜质工具,之所以没有选择铜工具制玉,是因为铜的硬度较低,低于玉料本身⑩。砣刻实验工具的选择因为受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pdf VIP
- 中考现代文阅读——邓宗良《母亲的叶搭饼》.docx VIP
- 2025年防火涂料项目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CDS2.XwithHPLC操作说明资料.pdf VIP
- Python数据分析及应用 课件 第3、4章 程序的控制结构、函数.pptx
- 2025村道生命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 我国隧道盾构掘进机技术的发展现状.doc VIP
- DBJ50_T-460-2023 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数字化企业评价标准(OCR).pdf VIP
- 食材采购配送服务以及售后服务方案.pdf VIP
- 2025年国考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省级与地市级合卷) .pdf VIP
文档评论(0)